但是呢,他一邊堅決的拒絕做諸葛亮的師傅,一邊又表示,自己也打算在這裡逗留一陣子,諸葛亮如果有什麼學問上的問題呢,可以過來找他請教。
於是諸葛玄更加欽佩他了,認為他這是一種不慕虛名的表現。
也只有蓉兒和蘇紫煙才知道,張落雨這就是想和偶像親近親近,又不想佔偶像便宜。
於是呢,張落雨便在諸葛家附近,買下了一座宅院,就此定居了下來,算是和諸葛家做了鄰居。
……
年幼的諸葛亮很喜歡自己家的新鄰居。
那位張先生氣質溫潤、學識不凡,他身邊的兩位姐姐也都漂亮可人且待人寬厚,所以諸葛亮沒什麼事就喜歡往鄰居家跑。
他經常會把自己讀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拿來請教張落雨,通常情況下都會得到令他滿意的解答。
但是時間長了,諸葛亮也發現了一點不對勁。
他每次問問題,先生解答的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仔細回想起來,卻發現,他好像跟自己大哥很像,就很多時候會有意無意的對自己特別的推崇和吹噓,而且所給的答案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比如,諸葛亮有一次就孫子兵法中的一些問題請教了張落雨。
“先生,孫子兵法裡面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這句話我頗有疑惑,既然孫子已經可以在戰前判斷出雙方的勝負形式,那麼,他還有必要繼續打這一仗麼?”
張落雨思索一會兒給出回答:“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諸葛亮道:“我若為優勢方將領,則必然會打,若為劣勢方將領,那就暫時退避,等到條件成熟、時機變化再尋找戰機。”
張落雨點點頭:“那你看,你是能認清形勢的,所以你會這麼選。但是你覺得,所有人都可以認清形勢麼?”
諸葛亮道:“難道不是麼?”
張落雨道:“當然不是,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好吧,在你面前,幾乎是九成九的人判斷局勢都沒有你來的準確,天下熙熙,在你面前,卻大部分都是庸才。”
諸葛亮很不好意思:“先生,您過譽了。”
張落雨道:“不,我這其實還是比較謙虛的說法。”
諸葛亮:“……”
……
還有些時候呢,先生會意味深長的對自己說一些比較奇怪的理論。
比如,諸葛亮就如何建功立業的問題和他請教。
諸葛亮問:“先生,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當建功立業,然,如何建功立業?”
張落雨反問:“你是怎麼想的?”
諸葛亮就很鬱悶,為什麼每次都問我是怎麼想的?我要是有明確想法我問你幹啥?
但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我以為,應該讀書明理,然後觀察天地大道,掌握宇宙規律,如此方可以建功立業。”
張落雨很是欣慰:“嗯,你這麼幹,確實可以建功立業。但不一定會達成目的。”
諸葛亮納悶:“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