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嶺有村,村名桃花,桃花村村民戚武喜得一子,名為戚川。
戚川是個聰明的孩子。
同齡孩子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他就能清晰的說話,其他孩子只能在床上爬的時候就學會了走路,並且之後就再也不肯讓父母抱著走了,這讓戚武夫婦既是欣慰又是無奈。
戚川在學走路的過程中摔倒了不知多少次,每次母親心疼的想要去扶起他的時候,他都會默默地自己爬起來,從來沒有哭過一次。但不知為何,他在第一次學會走路之後卻站在院子中央低聲啜泣,然後聲音越來越大,直至無法抑制的嚎啕大哭。
歲月悠悠,一晃十二年。
清新溼潤的空氣似乎帶著一點淡淡的甜意,草葉上的晶瑩露珠反射出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幾聲清脆悅耳的鳥鳴不時在林間響起,令人心曠神怡。
一名身穿灰色粗布衣的少年在林間行走,舒展著自己的身體,少年赤著的胳膊上隱約可見肌肉的稜角,面板泛著健康的小麥色。
擴胸、擰腰、雙手握拳,少年的嘴角勾起了一個自信的弧度。
弓起身體,足跟發力,溼潤的土地被蹬出了一個淺淺的坑。少年如一隻矯健的獵豹,在林間飛速的奔跑,急轉,不時高高躍起,手臂在樹枝間借力,翻轉騰挪,又如一隻靈敏的猿猴。“哈!”少年興奮嘹亮的喊聲在山林間迴轉,驚飛了一群晨起的鳥兒。
一行十里,體力漸漸不支,少年雙手扶膝喘著粗氣,額頭上有著細密的汗珠。直起腰伸手抹去頭上的汗水,少年眼中的興奮絲毫不減,他低頭看著自己的雙手,握了握拳。
能用自己的雙手去觸控,用自己的雙腿去奔跑的感覺,真的很好。
戚川在學會走路之後,就更快的學會了奔跑。當一個人在有機會得到自己曾經無比渴望卻無法擁有的東西時,總會特別努力。所以哪怕跑到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他依然喜歡著奔跑。
喜歡到了骨髓裡。
村子裡十多歲的孩子早已開始幫助家裡幹活,戚川也不例外。他每天都會早起去砍柴,藉著晨起無人的時候去練習奔跑,這讓他的身體比同齡人更加健壯。可能是上天對於戚川上一世的補償,戚川在這方面的天賦驚人,他的奔跑速度也遠遠超過常人,但他從不在人前表現出來。
他想讓自己顯得儘可能的正常一點,和其他人一樣。
“天才”這個詞彙過於沉重。
抬頭看了看天色,太陽已經高高掛起。“糟了,太入迷了,忘了砍柴了。”不等呼吸完全平復,少年向著回程開始了又一次的奔跑。
急匆匆的回到開始的林子裡,從放在一塊大石頭上的竹簍裡翻出砍刀。隨著柴刀的揮動,一根根手臂粗的樹枝應聲而斷。
用隨手割來的藤蔓將樹枝收攏在一起,戚川用袖口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背上柴火走上了回家的路。
十幾年,村長帶著鄉親們在村子周圍栽下了上百棵的桃樹,這些年來,桃樹逐漸枝繁葉茂。深山中歸來的獵戶們遠遠的看見一片桃林,便知道家就在不遠處。
正至淺春,桃樹抽芽,花苞已掛滿樹枝,村子內一個個石屋冒著裊裊炊煙。戚川走進自家院內,把柴火隨意地碼在牆邊。
拉開屋門,一陣喧鬧的蒸汽伴著飯菜的香味撲面而來,戚川的肚子也恰到好處的叫了起來。
“川兒,趕緊過來吃飯吧。”母親把最後一盤菜端上了餐桌。
擦了擦手,戚川坐到飯桌旁的板凳,開始狼吞虎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