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同樣加官進爵,身居高位,權力滔天。
朱元璋承宋制,科舉考試仍然用用四,除了為了制衡文官,採用了文武混合滲沙子的方式之外,這文官的地位,還是要在武官身上。
讀書人們紛紛一片讚頌,認為是天降明君,聖君稱帝。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
轉眼間,就到了洪武后期。
時間是最可怕的刀,殺人於無形,並且所有人都逃不掉。
隨著朱元璋打天下的文官、武將消失了大半,有的死了,有的退隱了,有的成為傳說。
甚至還有的,已經被人漸漸遺忘。
那效仿唐太宗李世民而立的開國三十六公,如今高居朝堂的,僅僅只是剩下了十八位了。
嘟嘟嘟!
長江之上,一艘木製大船,載著一船遊客順流而下,直奔京師。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說江南好,如今看來確實是妙不可言吶。」
甲板
上有一人,穿著長袖錦衫,憑欄而望,不由感慨。
這端正,嘴唇較厚,年紀輕輕,長得那叫一表人才。
‘我師從劉伯溫,必要輔佐明主,為天下百姓做一番大事!"
楊憲握著欄杆,不由得心生潮澎湃之意。
他的老師劉伯溫,在翰林院和監察院中,好歹也是一把手,是清流的老大。
奈何朝廷之中,老師的政敵太多,在他們的攻擊之下,老師的地位一落千丈,到了最後竟然罷職丟官了。
今日入京,他要幫助他的老師劉伯溫,去擊敗老師的敵人。
二十年之後。
楊憲一身純青官袍,飄然而入,所遇見者都知道遇見了大貴人,紛紛避讓行禮。
大明有制,一品大員官服用純紅、二品官員用純青、三品官員用藍官用明黃,六、七品用棕色、八、九品用綠色。
看他不過中年模樣,就已經做到了二品大員,絕對是官運亨通,並且簡在帝心。
「竹青居!」
門上的這一幅牌匾,樸素之餘,又帶著堂皇大氣,旁邊有著一方私印,是為‘鳳華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