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嗣!?」眼鏡老頭很書面化的解釋:「繼嗣有過繼、過房、繼承之意,而當時光緒駕崩,傳位於三歲的末代皇帝......」
眼鏡老頭越想越不對勁!突然,他彷彿理清了一段皇室的血脈傳承。
甚至為了求證這一點,他將清末的歷史書開啟,一一核實。
歷史明確記載,慈禧一生立過三個皇帝。在立皇帝的時候,除了考慮自己有穩固的權力外,其實她還有一個考慮,就是後代皇帝要有自己的血脈。
同治就不用說了,他是慈禧的兒子。同治去世,本來應該傳給同治的兒子或者親弟弟。但是同治既沒有兒子也沒有親弟弟。
因此...慈禧只能退而求其次,立自己親妹妹的兒子,光緒為皇帝。好歹,光緒和自己多多少少有一點血脈關係。
光緒去世後,確立誰為皇帝呢?
眼鏡老頭驚駭的發現....這時候,血緣關係已經沒辦法考慮了。因為光緒就已經不是慈禧親生的了。不過,雖然血緣關係沒辦法考慮,但是可以在名義上確定後世皇帝是自己的後代。所以,慈禧才選擇光緒弟弟載灃的兒子溥儀。讓溥儀過繼給光緒,同時過繼給同治。
「沒錯,」眼鏡老頭如今才驚駭的發現...原來清末時期,天子流傳的是太后的血脈!
納蘭墨淵更是提出疑慮:「為什麼在末代皇帝登基當天,太后便撒手人寰?」這一切在納蘭墨淵看來:「也許,那時候根本就是一場陰謀!」
畢竟在玄門之中,這根本不是什麼秘密!
「而且在清朝末期,」納蘭墨淵提及:「慈禧太后動用欽天監,四處尋***間能人異士,以探尋風水龍脈為由...曾一度找過不少玄門中人。而她的身後事,也幾經更換。」
「沒錯,」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五房的眼鏡老頭博覽群書,也知道書中就有明確的記載。
甚至剛才隱隱就有提到,慈禧為什麼如此重視身後事,時候陵寢卻遲遲沒有修好。
那是因為起初,欽天監原本就幫他選定好了墓穴,可晚年的慈禧,居然臨時起意,重新換了一處。
為了確認這一點,納蘭墨淵和眼鏡老頭,開始在書房查起了所有關於慈禧陵墓的記載。
有目標的搜尋,很快...就在書房裡,找到了相關的記載。
只見書上明確收錄了當時的情況,據悉...1873年,38歲的慈禧開始命人為自己修建墳墓。
這一年的清明節,朝廷就開始忙於為兩宮太后的墓葬進行選址,並由同治帝親自上山勘察風水。
三月十五日,經商議大家將普祥峪,定為慈安太后的墓葬,而普陀峪,定為慈禧太后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