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清晨,鄭和、王景弘以及大明水師諸將領在碼頭上為劉得新將軍等人餞行,郭濤也雜在人叢之中相送。
其他的人大多甲冑在身,而郭濤的一襲藍色布袍在其中特別醒目。
當然,鄭和也注意到了他。
在打量了郭濤兩眼之後,鄭和低聲問劉得新:“得新,此人就是你常說的那位郭濤公子嗎?他的師父是哪一位?”
劉得新答道:“大人,他就是郭濤。
他的師父名叫郭跡,至於屬於哪個門派,我還沒有問過。”
按道理,中原武林之中的一流和超一流人物鄭和全部瞭然於胸,但他卻從來沒有聽到過郭跡這個名字。
不過,中原大地山高水深,一向藏龍臥虎,也許,這位郭跡說不定是一位化外高人。
想到這裡,鄭和又看了一眼郭濤,轉回頭來,他最後又叮囑劉得新:“一定要小心仔細,凡事要記得隨機應變。記住了,得新。”
劉得新輕聲答道:“是,大人。”
劉得新將軍登船之後,揮手向眾人告別。隨後,劉得新將軍一行使者、嚮導、水手等十餘人揚帆駛出了靖海港。
快船向西南方向疾進。
梁永傑在艙面上轉來轉去,似乎是心緒不寧。
見梁永傑顯得過於緊張了,劉得新將軍便上前同他閒聊,來緩解他的心情:“梁百戶,實話實說,實際上我們此行無需擔心。
從古至今,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約定俗成的慣例,所以說,這次招安之行,我們肯定沒有性命危險。
陳守義畢竟是中國人,肯定不會與大明帝國輕言刀兵。至於嚇唬嚇唬我們,那倒是有可能。
所以,到時候一定要沉住氣,沉不住氣的男人就不會是個好男人。
你梁永傑百戶正當盛年,智勇兼備,前途遠大,難道連送封信、跑跑腿這麼點兒小事也承擔不起來嗎?
人呢,想要出人頭地,就要在關鍵的時候站出來。
小瀛洲島不過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的巢穴而已,又不是什麼龍潭虎穴必死之地,我們有什麼好怕的?”
梁永傑聞言連連點頭,頓時覺得從心裡生出了一股勇氣,感到為了升官發財,就賭這一次又能怎麼樣——事到臨頭,伸頭大不了一死;假如縮回頭去,那以後在軍中還怎麼活?腦袋掉了不過碗大個疤,黃泉路上也不孤單,還有劉將軍陪著。
他劉得新一個穿靴的將軍都不怕,我一個光腳的百戶又怕個鬼!
琢磨清楚了以後,梁永傑百戶就感覺到心裡踏實了許多。
於是乎,梁永傑仰頭看了看天,天似乎比剛才更加地藍了。他又瞧了瞧太陽,好像現在的太陽紅的也特別動人。
快船船輕行疾,又趕上了一陣順風,只過了三個多時辰,就已經駛進了大海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