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順王比陛下大兩歲左右。”
元春點點頭,又問:“可是,我怎麼看著忠順王和陛下不是很親近的樣子?甚至還沒有北靜王與陛下的關係好呢……”
周貴人聽她這麼問,便壓低了聲音,說道:“這事兒不止你一個人奇怪。聽說陛下小時候與忠順王的感情極好,那時候他們還是三皇子和四皇子,兩人整天形影不離的。但是有一次忠順王生了病,太后娘娘就帶著陛下和忠順王在宮外離宮居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來太上皇的身體不好了,娘娘就帶著他們回去,忠順王就莫名地對陛下和太后娘娘疏遠了。”
元春也聽得奇怪,追問:“後來呢?”
“後來陛下即位,忠順王就搬出了太后娘娘的宮裡出去居住,還請命棄筆投戎,領兵上了戰場,那把匕首就是忠順王第一次打了勝仗後太后娘娘賞賜的,從此以後允許王爺帶匕首出入宮門,還賜了‘忠順’這個稱號。”
原來這個稱號是太后賜下來的。
元春把這事兒在心中過了一遍,又問:“陛下和忠順王,太后娘娘更喜歡誰?”
周貴人眼神閃爍了一下,聲音低的不能再低了:“太后娘娘喜歡王爺,可是幾個皇子裡太上皇更喜歡陛下,那時太上皇覺得忠順王殺氣太重……”
原來如此。
元春心中大概有了個輪廓。
小時候皇帝和忠順王不懂事,還沒有什麼權利之爭,所以感情很好。
但是從回宮之後,兄弟兩個應該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或者那時候太上皇動了立儲之心,兩人有心相爭,於是就疏遠了。
在太后心中是想擁立忠順王為皇帝的,可畢竟能決定這事兒的只有一個人。
難怪元春總覺得皇帝和忠順王不對付,太后如今又偏愛忠順王呢。
元春再次感嘆,皇家不僅母子父子之間親情淡薄,兄弟之間更是可怕。
“那北靜王呢?”
元春再問。
書中對北靜王的描寫也不多。
“北靜王是王太妃的皇子,陛下即位之後王太妃就被恩典出宮,隨著北靜王一起在王府中生活了。”
周貴人道:“早些年王太妃也很受寵,與太后娘娘發生過爭執,是以陛下與北靜王的情分也不算特別好。上次我家裡來信說,陛下在朝堂上與北靜王也有分歧,讓我在宮內也小心些,不要與宛妃娘娘走太近了,不過那陣子正是宛妃娘娘在宮外休養的時候。”
元春暗暗記下了,如此看來,李嬤嬤被派去‘照顧’宛妃的事似乎找到了答案,就說宛妃也不像表面上那麼得寵。
唉,宮內的水有點深呀,她就算讀了紅樓,也不知道當時宮內的情形到底是如何的,現在卻要一無所知地在這裡掙扎。
如此看來,現在朝堂上其實是有三個黨派的嗎。
北靜王,忠順王和皇帝黨。
可惜現在賈政也不讓她知道太多,只能從周貴人這裡聽來一言半語的。
“我聽說了你今天早上在慈壽宮被邪祟所擾?本來也是來看看你怎麼樣了,但聽你思路敏捷說話流暢,我也就放心了。不過,你手裡這是什麼?”
周貴人打斷她的發呆,看她手中一直握著一隻簪子,便問了一句。
元春只好無奈地把皇帝的話說了。
周貴人聽得若有所思,抿嘴笑了笑:“陛下這是關懷你呢,快放到寶華殿去吧,圖個平安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