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樵笑道:“你說的算對,但也不對。”
“武道包羅永珍,但卻有一條根本法則,那就是追求人體極限。”
“人的極限到底有多大?誰也說不清。有的人面對十個敵人,可能就到極限了;有的人哪怕面對萬人,也能七進七出;更有人,飛天遁地,一拳出而山河崩。”
“而武道,就是追求將有限的力量,變為無限。”
“打打殺殺,並非武道全部。”
陳安年隱隱明白了什麼,“大師兄的意思是,武道實際上是追求真理的過程?”
徐守樵眼睛頓時亮了,“不錯,追求真理,追求可能永遠都達不到的極限,這才是武道!”
“小師弟,你很有悟性。”
“武道雖然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但同樣也有境界劃分。”
徐守樵豎起一根手指,“第一個大境界,我們稱之為氣血三境!”
“氣血三境,顧名思義分為三重天。第一重力千;第二重化勁;第三重罡勁。”
陳安年連忙問道:“大師兄,這三個境界各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單獨劃分出去,反而都歸結在氣血三境裡?”
徐守樵對陳安年的反應大感滿意,很多人在修煉的時候,只會去無條件的接受,卻從來沒有自己的思考。
但是自己這個小師弟,腦袋很活泛。
他笑著解釋道,“這三個境界,其實是修煉氣血時,表現出來的三個不同階段。”
“因為區別很明顯,可又都是在修煉氣血,所以將其囊括到一起,稱之為氣血三境。”
“不過你平時直接稱呼小境界即可。統合到一起,是為了便於我們找準修煉的脈絡。”
“只著眼於小處者,是看不清前路的;只有從大處去看,知道了總體脈絡,而後鑽研每一步,這才能走的長遠,走得穩。”
陳安年恍然大悟,他是真沒想到,光是區分境界,就有這麼多門道。
徐守樵笑道,
“氣血三境,練到罡勁境,內勁可以外放,一拳下去,普通鋼板都會被打穿。”
“開竅三境,開啟體內穴竅,內勁化元,再結合穴竅之間的聯絡,幾十萬斤巨力都能打得出來。”
“鍛骨三境的最後一重天,被稱之為金身境,到了這個層次,全身骨頭都好似百鍊鋼鐵般,開山斷河也是輕而易舉。”
“再往後道宮,符海,更是擁有常人難以想象的力量。”
“而金丹三境……”
說到這裡,徐守樵的臉上流露出一絲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