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孔融醒來酒意盡散,回憶起昨日的美事,漲臉真是漲臉啊!但又轉念一想,昨夜答應了孔煜去皇宮的要求,瞬間又無比頭疼,雖說他身為虎賁中郎將,現在也是皇帝的近臣,可以隨意出入皇宮,如果帶上孩子去,無論如何與禮法不符,但又不能食言,畢竟身為父親和孔聖人的後人這個失信也是大忌,悔不該一時興起答應了兒子,連連抽自己大嘴巴!卻驚壞了一旁的龔夫人。
“老爺,大清早,你怎麼了,緣何一直在抽自己嘴巴”
“無礙無礙,昨日煜兒拜師高興,飲酒過多,今日起來牙疼!”孔融不想把自己答應孩子又很難辦的事告訴夫人,找了一個託詞。
“說來煜兒也真是爭氣,那個‘愛蓮說’確實不錯,你回來以後一直誦給我聽,每每聽來我都覺得開心,這煜兒平時淘氣的緊,不想竟有如此心性,倒是隨了你了”龔夫人一臉開心,龔夫人也是文人世家小姐,自然也能分得文章好壞,自己家老二一直淘氣被人說道終歸不是什麼好事,這次很爭氣,做孃的自然開心,但轉念一想又接著說:“老爺,這煜兒拜師了,可是熠兒還未曾拜師,我們可不能厚此薄彼。”
“這個事情我知道的,夫人不必多慮,昨日酒宴之上已與蔡邕蔡伯喈提起,伯喈乃當世大儒名氣不低於盧植兄長,況且他二人是至交好友,對我們熠兒之才也略有耳聞,已同意收熠兒為徒了”孔融不無驕傲的對夫人說起昨天的事。
“如此甚好,這樣我們兩個孩子都有大賢教導,必可成才不辱我孔府門庭”龔夫人對此很是開心。
“還要勞煩夫人一會打點一番,一會我便領熠兒到蔡府拜師,禮數我們不能少”
“知道了,一會我就去辦”龔夫人開心的出門去準備拜師禮去了。
自此,孔家兩個男孩都拜了當世大儒為師,倒成為了洛陽一段佳話,孔融也因此名聲更勝往日,有了“聖人後,具才名,擇良師,表天下”的傳言。
孔融也成為了天下讀書人的表率,每日拜訪孔融者數不勝數,孔融更是樂在其中做出“坐上客恆滿,樽中飲不空”的詩句。
但是孔融卻怕見到孔煜,懼怕這個逆子提起去皇宮的約定,因不想食言每次見了自家兒子都躲著走。
孔煜也發現了父親這個怪異舉動,也不去主動提這事,享受著沒有老爹罵的歡樂時光。
可孔融卻不能總躲著自家兒子,每日都為此頭疼不已,每天都會重複醒來“牙疼”的一幕,讓龔夫人很是擔心。
孔融在皇宮當值侍奉漢靈帝時也常常因此心懷苦事悶悶不樂,靈帝劉宏看見孔融如此表情,十分不解“愛卿何故愁眉不展,難不成有何難事?”
孔融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總不能說‘因為孩子想來皇宮看看你住的地方,我答應了,又不敢領來’又不能欺君只好避重就輕的回答:“啟奏陛下,臣因家中頑童兒頭髮愁”。
“孤近日聽聞愛卿家兩個兒子都有才華,分別拜了盧植和蔡邕為師,可有此事?”劉宏不解,比我兒子的老師都強,你愁什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