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雲乘龍》則不同,這門輕功不如《神行百變》趕路快,可它注重一個‘攀’字,攀者,借力也,也就是說,使用這門輕功的時候,只要身體能夠借力,便可以無限施展,高來高去,猶如乘龍一般。
然而,《神行百變》卻不能《攀雲乘龍》結合,因為《神行百變》是陸地輕功,《攀雲乘龍》施展開來,多在高出飛馳,是以,江楓還需要掌握一門爆發輕功。
想要爆發輕功,就要學習《嶽王神箭》。
如果說《神行百變》是小碎步,那《嶽王神箭》就是大跨歩。
功如其名,《嶽王神箭》一經施展,整個人會像射出的箭矢,功力淺者可射出十數歩,功力深者可射出百餘歩。
百餘歩的距離,足以媲美強弓的射程,所以這門功法被命名為《嶽王神箭》。
有了《嶽王神箭》配合《攀雲乘龍》,理論上講:江楓在這個鹿鼎世界已經不懼任何人,甚至不懼軍隊的包圍,這等保命的功夫,沒有遇到則罷,既然有幸遇到,當然要全部學會。
五個月的時間裡,除卻這三門輕功,江楓還學習了鐵劍門的暗器功夫,此時此刻,他雖施展不出漫天花雨,卻已經可以同時發射五枚飛鏢,再加上他力量巨大,使得飛鏢的速度和力道都非常迅猛,是以,九難師太也不敢小覷。
或許九難師太覺的留在這裡沒什麼作用,又或許是她有什麼其它的要緊事,中秋前夕,九難師太提出告辭。
聽到九難師太要走,江楓的不捨的同時,又不由的生出一絲鬆快。
雖然九難師太待他很好,對他幫助良多,然而九難師太留在這裡,江楓有很多事不便去做,是以,即便心裡不捨,江楓依然想她早些離開。
江楓沒有裝模做樣的挽留,他真誠的說道:“師姐,早去早回,我在這裡等你回來。”
九難師太離開,江楓開始關注韋小寶。
這個時候的韋小寶,已經變成了翩翩少年郎。
擒拿鰲拜後,韋小寶在眾朝臣眼中,依然成而來新貴,康親王,索洛圖等朝堂重臣,皆向韋小寶示好,索洛圖甚至在查抄鰲拜府的時候,提出和韋小寶義結金蘭。
有了江楓的亂入,韋小寶查抄鰲拜府邸的時候,收穫比原著中更多。
為何?
因為他有乾坤袋。
至於多了多少,韋小寶並不清楚,因為他收走的都是玉器珠寶,他知道這玩意比金銀更值錢,卻不知道總值多少。
韋小寶完成任務後,把那本從鰲拜家裡抄出來的《四十二章經》,按照康熙的旨意送給了太后。
海大富得知此事後,終於確定:皇宮裡隱藏的高手,就是慈寧宮的太后。
既然確定了目標,韋小寶於他而言已經無用,再加上毀目之恨,海大富打算殺掉韋小寶。
從鰲拜家中抄出的寶甲救了韋小寶的性命,韋小寶跟在海大富的身後,待到海大富和太后決戰,雙雙力竭的時候,他從乾坤袋裡掏出了鰲拜的匕首,狠狠的刺了海大富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