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選的這一批弟子,首重心性,暫時來看,栽培還是非常成功的,只是,將來能夠達到何等境界,就要看他們自己造化了。
正當在李晚會見訪客,結交豪友的時候,龐維也回到了靈寶宗。
這時候,龐氏一門只來得及草草慶祝一下,便陷入到了難言的窘迫困境之中。
靈山上,龐府中,龐維面色陰沉,看著前來稟報庫房狀況的弟子道:“只剩下六千多斤青紋元磁了?”
弟子不太敢看龐維面色,喏喏道:“的確只有六千多斤了,按照正常用量,這大概能夠用於一百二十件天行輿的煉製,但預計每煉製一件,便要報廢三件,所以實際上,僅僅只夠三十件之用。”
以龐氏道場弟子們的實力,幫助煉製這些寶器法寶,並不成問題,但限於自身造詣和技藝水平,難免有所耗損。
以關鍵的青紋元磁為例,本來只需要用到每件天行輿五十來斤的,實際煉製中,二百斤作用才能夠滿足所需用度。
當然,龐氏道場也不是不能細緻精煉,提高成功率,但這樣一來,請動的必定都是些頂尖高手,成本不減反增。
改變圖譜,使用替代寶材,亦是同理。
龐維作為器道宗門的長老,自然也明白,這麼做基本可稱是毫無意義。
這就好像,靈寶宗內其實也收藏著許多不亞於天行輿,甚至度厄神甲等等器道技藝和法門的雛形,但要完善它們,或者發掘出真正價值,耗費的人力物力異常龐大,若非機緣到來,還未必能夠成功。
作為一方勢力,不可能為了虛無縹緲的希望,便押重注在這些並不緊迫的東西上面,這樣的話,宗裡上下,弟子們的生活無以為繼,整個宗門也都會垮掉。
“宗門如此,我們龐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龐維面色陰沉,考慮了一番。
他在這個時候,甚至想到了自己親自出手的可能。
這是一個極其無奈之下,不是辦法的辦法。
以自己元嬰境界的修為,還有不亞於冶子高手的器道造詣,精煉這些青紋元磁,確保十來件連續成功,的確不成問題,但多了,也未必萬無一失。
而且,就算是自己,煉製一件珍品寶器,需要耗費的時間,也將達到半年到一年之多。
雖然龐家也可以模仿天南器道工坊作場的運作方式,但如此一來,龐家上下,同樣需要栽培弟子,重新適應,其他維持家業的根基將會大受影響,甚至停運,崩潰。
“我們的立足根本不在這裡,模仿起來,也是不倫不類,這個不提也罷,但如果只靠我一人,難道從此之後,全部時間精力都耗在這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