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岱並不知道,李晚臨行之前,卻是打上了他的主意。
此時,李家百業待興,各處根基,人脈,尚還不足,正是需要高手依附,附庸相助的時候。
雖然李晚已經擁有了不俗的修為和過人的本領,但世家根基方面,卻是難以在短時間內便累積起來,還需得要藉助外力。
這次的呂家之行,便讓李晚看到了機會。
李晚直接向呂家的族老,提出了自己的願望:“希望貴家族,能夠派遣幾名得力的精英子弟,助李某完成法寶研創,李某願以供奉之禮相待。”
呂家族老們,乍聞李晚所請,不免驚訝。
但這年節,各家彼此交流,在外的子弟,以個人身份去給別人當客卿供奉,也是個歷練任事的辦法,李晚的要求,並不算奇怪。
呂家此時子弟富餘,家族之內,並沒有那麼多合適的職守,但是養著閒人,也是白養,族老們便也欣然答應。
更重要的是,此舉可以有效加強兩家的聯絡,維持良好關係,同樣,也可以隨時督查研創法寶的進度,得享成果。
族老們又問李晚心目中可有人選,李晚便點了呂玉岱和幾名曾經來過通天崖的結丹子弟。
“呂玉岱?好,他雖然已有元嬰修為,但想要進入族老會,還差不少資歷,就讓他在李家歷練一段時日也好,就先擬定為一甲子,如何?”
欲求元嬰供奉,首先是要修為和實力足夠,然後,要確保忠心任事,為人可靠。
最合適的人選,自然是從附庸小世家或者本族提拔重用的高手,這樣的人,最為可靠,也是託付重任的物件;除此之外。就是林驚鴻等人一般,有知遇之恩的結丹高手晉升上去,但是晉升元嬰,可遇而不可求。若有更好機會,給自家子弟都不夠,何來的多餘?
退而求其次,就是在外招收的元嬰散修之流,但是此類人。無論性情實力如何,也終究只能以“招募”、“任事”為重,不足以維持家業。
這裡面的道理,無非便是親疏遠近,利益要害罷了。
呂玉岱這樣的豪門子弟,處在第二等與第三等之間,他們可以類比在外招募的散修,不過比起散修,更多了家族結盟之誼。
只要不是涉及彼此對立的事情,大多數情況。還是靠得住的。
李家會與呂家有衝突嗎?天南與中州,隔著千山萬水,彼此家格,實力不一,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所以,完全不必擔憂這一事。
當呂玉岱得知,自己要被家族派往天南,去做呂家供奉的時候,不由得也是一怔。
“竟然要我去李家擔任供奉?”
他可從來沒有想過。會以這種方式離家。
不過族老力勸,陳明利害,囑託以家族利益云云,呂玉岱頓時也沒有了脾氣。
族老說得對。在哪裡修煉,不是修煉,為李晚這樣的器道宗師效力,說不得,歷練歸來,還能給自己賺身靈寶行頭。報酬絕不會低於另謀高就。
就這樣,呂玉岱被族老們派遣李晚麾下,成了李家第一位的元嬰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