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法道勢力生存的根基,都是佔據靈峰福地,坐地生財。
想要做到這一步,除了依賴前人庇廕,就得自己天賦過人,或者擁有奇遇機緣,能夠一下修成高手,佔得靈峰。
然而這世間,修士何其之多,想要人人都有靈峰福地,根脈資糧,斷無可能,這就使得,許多修士都只能依附在峰主之流身邊,然後峰主又有更多繁衍和發展自己親族的機會,這便是豪強和門派的來源。
剩下的其他修士既無靈峰基業,也不想寄人籬下,為人附庸,便只能遠走他鄉,或寄情于山水之間,尋幽探秘,或深入險境,四處奪寶,以期獲得一些古代修士流傳下來的底蘊。
這便形成了散修之中最大的團體,遊方散修。
然而,四處遊蕩,探尋寶材的生涯,無疑是極不可靠的,他們不僅需要風餐露宿,奔波操勞,而且還隨時都伴隨著生命的危險。
修士之間往往有彼此殺伐爭鬥,利字當頭,更是使人瘋狂,因此,成為遊方散修,並非是個好歸宿。
在這其中,有一些或因天資出眾,或有豪強關係,得到扶持,或者遭逢奇遇,脫穎而出,一概而論,都是能夠逆天改命,跳出普通散修圈子的傑出存在。
但這些人也往往難以融入豪強之中,因而只能在各種次等福地,資糧貧乏之地開創坊市,成立盟會,作為豪強們的附庸,或者單獨的小勢力而存在。
他們通常為遊方散修們提供一些必要的補給和庇護,並向他們收取費用,獲得交易買賣的賦稅,也不失為一條財路。
李晚自修煉以來,對這些修真界的現象深有研究,因而深深明白,他們的存在根基。
器道便是一種打破傳統,打破靈峰根脈侷限性,供給更廣資糧來源的道途。
此道以工坊作場為依託,容納大量修士一起修持,煉製出來的法寶,可以銷向天下,從那些掌握靈峰的修士手中直接得到資糧。
當然這些都只流於表面,究其根本,還是修士獲取資糧和利用資糧的方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原本修士修持,都是以靈玉為根基,或者靈峰福地的根脈,獲得靈氣,透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的法門,循序漸進,得以修煉有成,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天地靈氣逐漸有枯萎的跡象,雖然一時還未見著末法降臨,但卻也漸漸顯露出了一些不好的苗頭。
古往今來,都有修士在探索,其中不乏前輩先賢得出喜人的成果,其中一項重要的成果,便是將大量充斥於天地之間的寶材盤活,利用起來。
甚至一度有門派認為,寶材者,即是“凝固的靈氣”。
這種論斷,為本命法寶的誕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自此旁門左道之法也有了溝通天地法則,證道本源,從而長生不朽的通天之路。
這便是上古器宗的來源,然而,當時法道極其強盛,天地之間各種法門繁盛,神通法術層出不窮,似這等修持之法,也仍然沒有出路。
歷經幾百萬年,這種道途,終於傳到李晚手中,又被他推陳出新,結合當世器道而改變,終於才形成了當今時代的器修之法,大器真經。
李晚歷經兩萬餘年,不斷摸索探究,終於成功得出了本命法寶,假丹,偃師之法,再到絕玉成品,金剛禁制,不朽物質,種種法寶,一步步的,終於實現了煉器證道夢想。
有了這一利器,他便可以利用自己道途,大量吸納諸天散修,使得他們從對洞天福地的依賴當中擺脫出來,得以修煉有成。
然而在這之後,李晚也恍然意識到,假若自己沿著這條道路繼續行進下去,那些修士成長起來,與法道修士們之間,必將會有一戰。
原因非常簡單,諸天萬界,靈氣根脈,資糧和寶材礦脈,總量就那麼多,斷然無法容納兩大道途同時作為主流而存在,這便是他要以器道取代法道,稱霸諸天的野心來源。
歸根結底,也只是為了自己道途的生存和發展。
現在李晚終於感覺,時機到來了,於是立起了器道聖地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