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居然有這麼多法寶和資糧送過來,全都是我們所急需,能夠立竿見影起到作用的東西?”
“好!好啊!真是太好了!”
器宗的誠意,不可謂之不足,百鍊門上下,哪裡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朱曉東三人作為支援物件,自然知道具體數目,最近一段時日,都是笑得見牙不見眼。
“這下可真是,有靈寶宗人好受的了!”
以他們立場,知道背後靠山給力,自是士氣大振,上下齊心,而且手頭有了充足的資糧和武器,也可以再度拉起幾支可觀武力,投入到戰場。
他們都有信心,再打幾場大勝仗,多奪幾處山原別院。
同一時間,下界的靈寶宗任山別院,卻是如喪考妣。
“什麼,上界寶尊樓的資糧運不下來?好些談妥的物資,也在半途被截自毀?”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我們剛剛輸了幾陣,宗門高層,又在吹風說要重啟和談,這般下去,還怎麼和百鍊門人相抗?”
“宗內各大道場知道戰事不利,也在紛紛推脫,都想著避開,而不是出來勇擔大任!”
常人都以為,靈寶宗家大業大,資糧無數,很輕易就能拿得出來,源源不斷支援任山之戰。
實際上,各大道場,都是為大師、冶子所私有,他們個個功成名就,地位超凡,又怎會任由宗門擺佈?
眼看著任山之戰就是個無底洞,誰投進去,都是血本無歸,也沒有幾人願意挑頭擔責。
以宗內公帑,支援這場戰爭,倒是也不至於吃力,但也僅限於平常的物資供應,想要像百鍊門人這般,除了之前的準備之外,再行抽調一批精良法寶,豐厚物資,那是遠遠不夠。
而且宗門除了這處戰場之外,維持其他堂口分舵運轉,也是巨大的消耗,不可能所有資源無限調集,若真如此,必定顧此失彼,損失慘重。
在種種原因的推動之下,兩方力量,竟然發生了顛覆常人認知的倒轉,百鍊門一方,聲勢變得越來越壯,而靈寶宗,卻是陷入無休止的爭議與猶豫。
這般的狀況,持續已經不止數年,靈寶宗作為古老大宗,自然有不少有識之士積極奔走,嘗試喚起門人血性,投入更大本錢。
只可惜,這時候再次和談的主和一派佔了上風,主張大打到底的主戰派,自身實力也不足以支撐起規模更大的戰爭,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局勢繼續崩壞。
“蕞爾小宗,至多也就是吞下一任山原而已,何足為患?我們掌控勢力包圍任山,自可不戰而勝。”
宗內一些大師、長老之流,如是認為。
這時候的百鍊門,終究還只是癬疥之疾,並沒有達到影響靈寶宗生死存亡的地步,最多便是今後多加留意,加倍打壓就是。
想要對付它,需要的不是熱血,而是實實在在的錢糧人手,還有勝利所得的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