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沒有提到特別的目的,就是準備彼此結交一番,先混個面熟再說。
道境修士的生命以千年起計,踏上飛昇之途者,更不乏萬壽高手,這些並不急在一時,提前幾百年打聲招呼很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這封邀請函上提及墟會開始時間,也不是近期,而是二十年之後。
看得出來,那位姜長老對李晚瞭解也不淺,預留的二十年時間完全足夠。
“二十年……”
蕭清寧聽罷,無法可想。
凡人二十年,都可以從孩童成長到中年,但道境修士用來準備一次遠行正好。
“我有御天戎車,如果真要想去,提前十年準備就好,先不管這個。”
李晚決定,暫時放下再說。
飛昇修士的圈子,不能不接觸,但也沒有必要太主動,必要的矜持,反而可以增加身價。
對方禮下於人,也必定是有所求,悠著點兒就好。
李晚現在懷疑的,倒是他們如何得知自己。
蕭清寧說:“這不足為奇,飛昇修士,除非到達第四層更天界以外的,大多都還與下界宗門保持聯絡,也許是此間住世前輩遞送的訊息。”
李晚聞言,深覺有理,也不再追究這無謂問題。
……
時光匆匆,一晃就是十年過去。
在這十年中,器宗首重之事,就是整肅北方三地,合併一統。
器宗把三千多處靈谷、靈湖,寶山礦坑等基業分封弟子,分別建立了百來個大小家族和宗門別院。
前者自不必說,多是對有功之士的犒賞,分疆裂土,引為藩屬。
各家家主,俱都是如同吳嵐一般,器宗客卿供奉之流,各自也有子弟拜入宗門,都是宗門的附庸勢力。
後者卻純屬登仙院和庶政院雙重管轄之下的院堂機構。
別院之稱,就是分封名師,在當地建立道場而來,統一冠以器宗某某地別院之名號,一院之主,通常是由原來的各方散脩名師高手擔任!
這些別院的設定,無疑大大增強了器宗的統治力,同時也利益均沾,安置各方,是個雙贏之舉。
除了家族和別院,天南器宗還在三地大舉遷徙凡人,成立國度,填補妖魔肆虐之後造成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