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方面,雖然沒有一位元嬰以上修士到來,但那是因為,李晚過去親身前往,晉升大師之時,尚還只有結丹修為,結交的大師,冶子,也大多是這個層次。
靈寶宗下了禁令,不得參與這次慶典,便都各自託付一些散修或者其他宗門的朋友前來,甚至還有在天南某個商會執掌分號的管事、遊歷弟子之流。
此外,還有顏昊,彭武衍,易鳴等一眾友人,雲蕩山三十六洞,諸主顧,銅山同業,盟中散修高手,天工坊同僚等諸勢力,更有幾十年前獲取大師名位開始,一直與他通訊往來,交流器道的天南本土大師。
單單是結丹修士的數量,都達到空前的過千位之多。
高手如雲,元嬰遍地,無論如何,也稱得上是高朋滿座了,除了沒有道境巨擘出面,這副陣容,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無缺。
就連靈寶宗的宗師們,加封尊號,也難得有如此的排場。
“李宗師到!”
這時,府中內院傳來嘹亮的唱喏,在府中護衛和一眾弟子的簇擁之下,寶衣華冠的李晚,龍行虎步,走了出來。
嘈雜的庭院,頓時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壓力籠罩,無論是在內在外的賓客,都起身注目,共同迎接這位新晉宗師的到來。
“李道友,有禮了。”
眾元嬰修士看到款款來至的李晚,各自領銜見禮。
李晚還禮,笑言道:“多謝各位道友,百忙之中前來參加李某的慶典。”
“李道友言重了,你是我天南器道的第七位宗師,加封尊號,非比尋常,我等若是不來,反倒要錯過一大盛事,引以為憾了。”
“恭喜李道友,從此開宗立派,威震八方!”
“賀喜李道友……”
眾元嬰修士皆笑言。
李晚微微一笑,抬手道:“諸位,請。”
庭院中早已經搭建好了祭臺,此時,眾人齊齊面向臺中,正有司儀登臺,手捧帛書,大聲禮讚。
“李諱晚宗師者,天南人士也,生而神靈,弱而啟慧,長而敦敏,成而至聖,鄰人朋黨,無不以為奇,言其必成大器。甲子之前,李宗師出鄔山,入坊習道,夙興夜寐,技藝始精,後立功於坊,擢為供奉,而後煉名器,稱大師,威德加天下久矣……”
這些都是既定的說法,無非便是贊李晚乃神靈轉世,開啟宿慧,年紀輕輕便擁有了巨大成就的光輝歷程,其中經歷半真半假,但在尋常修士心目中,已然籠罩上了一層神聖的光環。
“……李宗師感念天南之乏,乃修明道,修經典,既成,教化子弟,佈道天南……”
“……於是眾望所歸,一致提請加封尊號,列為宗師……”
這是描述其恩德,李晚對天南器道,是有貢獻的,李晚的弟子門人漸漸增多,門生故舊一致推舉其為宗師,雖然生性謙遜,固辭不受,但為引領天南器修,傳道授業,也只好勉為其難,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