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過偷了幾天懶,你們就開始尸位素餐了?”
“北疆將士正在打仗,你們竟然削減了一半的糧草輜重,允炆這個娃娃不通兵事,難道你們這些經年老吏也不懂?你們想做什麼?啊?敗壞我大明江山社稷嗎?”
“茹常,齊泰,你們兵部官員都是吃乾飯的嗎?”
“徐輝祖,李景隆,耿炳文,你們這些武夫又在做什麼?”
面對大明天子的連番質問,滿朝文武死死低著腦袋,根本不敢吭聲。
被唸到名字的朝臣,則是以頭觸地請求降罪。
雖然他們心中多少有些委屈,畢竟那是太孫朱允炆為了打擊異己定下的決策,但是誠如皇上所言,他們未曾冒死進諫,便是丟了為人臣子的本分。
“朕,很失望!”
乾清宮正殿,滿朝文武都跪伏在地,低下了腦袋,不少老臣如六部尚書茹常等人,更是老臉漲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好在皇上並未苛責眾人,僅是嘆了口氣後,便轉移話題道:“老四的要求,盡數滿足,兵部與戶部想辦法調集糧草輜重!”
“至於朝廷援軍一事,由徐輝祖與藍玉各率十萬大軍前去協同戍守北疆。”
聽了這話,不少朝臣感到十分詫異。
若說那位太孫朱允炆,將藍玉等人發配去北疆,是想借助北疆那位燕王殿下之手鏟除異己勢力,那麼皇上現在僅是在其基礎之上增加了一路大軍,那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皇上想殺藍玉,先前人盡皆知,而後耐人尋味。
太孫想殺藍玉,一直朝野皆知。
那麼徐輝祖的這十萬大軍,是去痛擊北元韃子,還是去絞殺藍玉的呢?
朱元璋冷眼看著這些朝臣,有些疲累地徑直起身離去。
沒有人知道,他增添了徐輝祖這一路大軍,便是在向老四表明自己的態度!
朱小子去北疆,是他朱元璋的安排,若一個藍玉分量還不夠,那便增加一個徐輝祖。
二十萬大軍為他保駕護航,就算老四動了什麼歪心思,他也定會有所顧慮。
等到這孩子在北疆一戰中大放異彩,攜顯赫戰功還朝,屆時再冊立他為太孫,想必滿朝文武的反對聲音會小上一些。
朱家小院,藍玉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