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早秋,秋老虎發威,驕陽炙烤得人頭暈目眩,金陵帝都中的人兒都被這溼悶難耐的天氣整得懨懨無神。
自宮內傳出金國派遣使團入明的訊息,不過短短十日,他們便成功抵達了京城以西的烏蠻驛。
金陵作為大明帝都,自京師達於四方設有驛傳,在京曰會同館,在外曰水馬驛並遞送所。
按大明朝貢制度,貢使可攜帶一部分特產,由禮部規定時間,在驛館開市交易,所以烏蠻驛又稱烏蠻市,是一處專為外邦貢使和商人居住貿易的處所;而會同館則是專門接待外地或外邦來京公幹人員居住的館舍。
烏蠻市距離京城不過十餘里,這就意味著金國使團明日便可抵京。
不少百姓士子驚訝於這些建奴驚人的速度,但朝臣官員卻是看出了這其間的貓膩。
朝中若無人下令,那遼東都指揮使葉旺敢放使團入關嗎?
呵,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
金國使團即將入京的訊息傳出,整個帝都百姓為之一震,似乎給這枯燥煩悶的生活增添了一絲趣味。
畢竟大明王師與遼東建奴常年交戰,摩擦衝突不計其數,雙方可謂是有著深仇大恨,從那些戍邊將士口中傳出的遼東建奴,早已是青面獠牙,茹毛飲血,端得是個猙獰可怖!
朱家小院,寂靜無聲,唯獨可聞宣旨太監的尖銳嗓音。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有……朱巔峰……今擢升為禮部主客郎中員外郎,任金國接待副使,參與國事評判……”
聞聽此言,朱巔峰自然呆立當場,久久回不過神來。
禮部主客郎中員外郎?
這他孃的什麼情況?
朱某人怎麼都沒有想過,他堂堂一個四品巔峰武夫,不但未能得償所願,返回莊浪戍邊征戰沙場,還他孃的在賦閒養老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這員外郎雖然是從五品,卻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閒職,員外員外本身就有定員外增置之意,原指設於正額以外的郎官。
隋朝時在尚書省二十四司,各置員外郎一人,為各司次官,相當於副司長,唐、宋、遼、金、元、明、清均沿其制,以郎中、員外郎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
雖然叫“員外”,實際已在編制定員之內,至於這個詞語變成了士紳地主的代名詞,那便是滿清建奴掌權時,員外成為閒職,故而常有商賈仕紳捐錢獲得此官職,至此“員外”成為富有地主的另一種稱呼。
宣旨太監面白無鬚,眼中閃爍著道道精光,眼見朱巔峰跪在地上愣神,急忙低聲提醒道:“員外郎,接旨啊!”
“臣朱巔峰叩謝皇上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