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御書房。
洪武大帝朱元璋正盯著太子朱標遺像怔怔出神,從獵場回宮之後,他便保持著這個動作,直到現在。
整個乾清宮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當中,侍衛宮女走路都踮起了腳來,唯恐發出了一絲聲響,驚擾了正在沉思的皇帝陛下。
不知過了多久,朱元璋才淡淡出言道:“安道,你說朱巔峰那小子……會是什麼身份?”
杜安道聞言身子一顫,躬身應道:“老奴不知!”
即便他身為大內總管,御前大太監,同樣想象不到,這世間竟會有相貌如此像太子殿下之人!
若說皇孫朱允炆七成像太子殿下,加之他刻意模仿的行為舉止,可以上到八成,那麼朱巔峰這小子則是九成像!
與朱允炆滿身書卷氣的刻意模仿不同,朱巔峰此子最像太子之處,便是他舉手投足之間彰顯的極度自信!
太子朱標,五歲習文,師從宋濂等鴻儒,十歲受封吳王世子,十三歲以世子身份遠赴臨濠祭拜祖墓,十四歲被冊立為皇太子,自此同文武重臣治理國政……
太子殿下,早就成了滿朝文武心中的帝國繼承人,溫文儒雅、慈仁殷勤的他更是朝野上下交口稱讚的完美太子爺。
奈何天不遂人願,太子殿下早早離世,留給皇上一道擇選繼承人的致命難題。
而那朱巔峰與太子殿下相貌神似,並且更加英武陽剛,骨子裡的桀驁性子,更是與老朱家如出一轍。
說句不好聽的話,皇帝陛下是頭倔驢,太子殿下脾氣比他更倔,甚至父子二人多次爆發過爭吵。
這一切都指向了一點,除了朱巔峰是皇室血脈這一個事實,再無其他可能!
但是,那怎麼可能?
古之人君,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所以防過失,而示后王。
皇上身為大明天子,太子身為國之儲君,繼聖體而承天位,都有著專人編撰起居注,以防皇室血脈流落民間。
杜安道乃是大內總管,紫禁城中的大小事情都逃不過他那雙陰冷的眸子,連他都不曾記得,皇上或是太子何時與佳人有過一夜風雨。
更何況那朱巔峰目測年歲接近二十左右,二十年前太子朱標已經入主東宮,且納了太子妃,這就更加不可能了。
所以,面對皇上的這個問題,杜安道只能老老實實地做出了回答。
“唔……不知道?”
“錯不在你,朕也不知道啊!”
洪武大帝看著愛子,回想起英武陽剛的朱巔峰,一顆心已然緊緊懸了起來,如同被旁人狠狠攥住一般,快要令他喘不過氣來。
因為,他很難忍不住去想,若朱巔峰這小子當真是標兒的孩子,那自己該怎麼辦?
對於朱允炆,布衣大帝多少感到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