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 第四十七章 潛龍在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 潛龍在淵 (1 / 2)

因突發驚天變故,大將軍藍玉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強行提高了行軍速度,這便使得朱巔峰再次錯過了與佳人會面的機會。

歷時兩個月的長途跋涉,雄偉壯觀的金陵帝都再次出現在眼前,令朱巔峰難免心旌搖曳。

畢竟,這可是金陵帝都啊!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金陵,是古典文化的發源地。

金陵,是風雅文化的璀璨城。

金陵,是天下文樞!

後世之人,將金陵、長安、洛陽與燕京並稱為四大古都,卻又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慼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興許是見朱巔峰與呂溫侯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模樣,指揮使鄭詳低聲解釋道:“當年陛下采納大將馮國用金陵乃‘龍蟠虎踞’之地、適宜建都的建議,於三年後攻下金陵,改名應天府,確立了這霸業肇基之地!”

“馮帥認為‘金陵龍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為根本。然後四出征伐,倡仁義,收人心,勿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而事實證明這位開國大將是對的。”

“陛下率師渡江,攻克金陵之後,居金陵形式之地,得長江天塹之險,西抵巴蜀,東連滄海,南控閩越,湖、湘、漢、丐,兩淮、徐、邳,皆入版圖,奄及南方,盡為所有,堪稱絕佳肇基之地!”

“而後皇上便釋出北伐檄文,提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響亮口號,不但激勵鼓舞了三軍將士,還號召了天下有志之士,遂得以人心所向,直搗黃龍,一舉攻克了故元大都,建立起了偌大的大明王朝!”

“金陵這肇基之地,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大明帝都,後由精通堪輿術的誠意伯劉伯溫設計,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選定了鍾阜龍蟠的帝王之宅修建皇城,並依山脈、水系的走向築城,得山川之利,空江湖之勢,南以外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東有鐘山為依、北有後湖為屏、西納石城入內,形成獨具防禦特色的立體軍事要塞,壯麗巍峨,雄偉瑰麗!”

鄭詳的一番話語,充滿了金戈鐵馬的殺伐之氣,更加彰顯了那位布衣大帝的英明神武。

以布衣之身,提三尺青鋒橫掃天下,建立起偌大的大明帝國,布衣大帝朱元璋,不愧為千古一帝。

朱巔峰與呂溫侯激動興奮之餘,卻見滿城皆縞素,頓時驚醒過來,立馬錶現出哀傷悲容。

當朝太子病逝,自當舉國悼念。

至少在這個節骨眼上流露出欣喜神色,是極其不合適的,從城門口處僅是象徵性地站著幾名官員迎接便可得知,這座繁華錦繡的大明帝都,尚未從太子病逝的哀痛中喘過氣來。

藍玉上前與那幾名官員交流了幾句,旋即大軍暫時進駐京城西營駐地,等待朝廷封賞,而藍玉本人則前去面聖,好幾日不見蹤影。

對此朱巔峰也未曾多想,確認了駐地所在後,翌日便立馬向鄭詳告假,孤身前往天界寺,準備同大法師炫耀一番自己此行的成果。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連天界寺的門都沒能入得了,被陌生沙彌告知大法師早就雲遊天下去了,還帶上了朱巔峰當年唯一的朋友,那個小沙彌。

這就意味著,眼前的天界寺內,朱巔峰無一人相熟,更無一人相識。

看著手中大法師留下的一封書信,朱巔峰失落到了極點,嘴角泛起了愁苦笑意。

因為大法師的不辭而別,他再次成了孤家寡人,甚至都沒有向他報恩的機會。

呵,自己還真是愚蠢得可笑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