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異能少年之我本狂徒> 第二十二章 密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密謀 (1 / 2)

這小山裡面的端的是冬暖夏涼,外面正值炎炎熱夏,這裡卻是陰涼清爽,連電風扇也不用開,便一覺睡到天亮。等到陳三石起床之後,早已是日上三竿,二老都已經晨煉完畢,喝掉兩壺茶了。

這一晚上,可以說是收穫豐富,他與二老一見如故,不但從二老那得知了不少異能圈裡各門各派的一些傳聞,還得授指點關於戰鬥方面的知識。

確如二老所說,練功不練拳,到老一場空。若是遇上心懷叵測之人,光憑見日之光的淨化功能,可不見得就能征服對手。但是二老們從其他角度入手,傳授他戰鬥的道理,而不是技巧,畢竟技巧這東西要從小練起,他的柔韌度什麼的都不夠,用武學術語來說已經是筋骨已定了。但是像一些戰鬥中的道理,也可以拿來活學活用,沒準以後就能用上。

比如無堅不摧,無快不破,這就是很淺顯卻很重要的一句俗語。任何招式,其實都是順著人體的生理機能和自然規律來的,比如橫掃千軍、力劈華山,都是借用了慣性的力量,發揮出遠超你真實力量的實力。若是換成力挑華山、上鉤千軍,這樣就反而事倍功半,因為往上挑是違反地球重力的動作,力氣越大、消耗也越大,效果反而不好,所以大部分武功招式裡面,上挑都是強調要輕靈、迅捷,不像橫掃千軍這樣講究氣勢,一往無前的氣勢。

而某些絕招,就是透過奇特的發力方式,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比如你一招力劈華山,自上而下的藉著重力與慣性刀砍下去,絕對能直接擊破對方上挑這一招。但是對方可以使用疊勁,把一刀的力量分成三股,每股都抵消掉你一部分的勁勢;或者以四兩撥千斤,挑在力道薄弱的一點,或是刀側,阻礙攻勢。這些都是技巧的效用,但是陳三石年歲已高,20多歲人了,再練武也只能練出個架勢,練不出其中的真諦。

所以二老教他的都是一些武學常識,諸如以力破巧、無快不破這些,可以透過深厚的內力來影響攻擊速度、力道這些。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陳三石的壓根就不是內力,而是體內自己產生的特殊超能力,雖然比起內力來說更神秘、功效更多,但是卻沒有內力那種能加持身體素質的效果。

超能力的被動好處就是讓陳三石耳聰目明,對周圍的觀察及判斷能力更上一籌。如果神經反射速度和行動速度能跟的上的話,倒是也能成為一名劍走偏鋒的好手。只是目前看來,陳三石對自己的定義就是好像網路遊戲裡的輔助職業,主要技能是感知、偵察、消魔,配合一個思維敏捷能瞭解其他人心理想法的大腦,倒是能擅長一個團隊首腦的角色。

這樣的話,必須得組建一個團隊,才能有他發揮的地方。

只是,異能者又不是大白菜,上哪找那麼多人整合到一起?異能者是對於所有有特異功能人的統稱,包括道儒巫等修行天地自然之力的修士,也包括超能力者、武術家這些以發掘自身潛力為主的至人。只是無論是哪方面的異能者,要麼都是組織出身、靠山吃山,要麼就是獨來獨往,像弄潮那種,沒事躲江邊水底練習超能力的,一般人還真找不著他們。

正在整理昨晚上吸收的一系列知識時,陳三石聽到門口有汽車的聲音傳來,好奇之下,他走出去打望了一下。一輛掛著苗州牌照的公安局警車,正停在茶篷門口,幾名身著公安制服的人員簇擁著中間一名步履蹣跚的中年人走了進去。

沒過多久,一名大約三十來歲的壯年警察,小跑來到陳三石面前,軍容挺拔,一本正經的問道:“請問是陳三石先生嗎?”

“是我。”

“我們鄭局特地前來登門拜謝,只是陶老說房間裡坐不下,所以章老讓我請你過去到茶室一敘。”警察聲音洪亮,倒是沒有盛氣凌人的樣子,只是習慣了這種作風吧。

陳三石沒怎麼介意,便跟著來到了茶室,只見坐正中的,依稀便是昨晚被蠱害的吐血數口的鄭智局長。

“小兄弟,昨晚實在是謝謝你的援手,要不然十有八九我就得交代在這裡了。”鄭局顫巍巍的站起身子來,握著陳三石的手感謝道。

經過一晚上的搶救與治療,鄭局早已脫離了生命危險,只是昨晚身體裡留下了不少內傷,今天還是一副萎靡的樣子,但他卻堅持著要親自登門來拜謝。畢竟在座的幾位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蠱這東西,一般的醫學手段對它基本無效,也多虧了陳三石出手,治好了這連巫醫門章老也束手無策的絕症。

經過一番感謝與客套之後,鄭局開門見山的說道:“今天我來這,其實有兩個目的,大家都是自己人,小兄弟的能力與品性得二老肯定,想必絕對也是沒問題了,我就直話直說了。一個我是來親自感謝小兄弟的救命之恩,二是二老想必也知道,這次草鬼婆鬧騰的事,好像是有幽鬼門在背後推波助瀾,根據上級指示,我想在苗州這裡來一場行動,也算是殺雞給猴看,不知二老意下如何?”說這話的時候,鄭局也沒有支開身後的三名警官,看來他對這次行動是下了一番功夫。

不過畢竟巫醫門與幽鬼門,千百年前師出同門,何況大家即使有矛盾,也是圈子裡自己人的矛盾,現在政府想要打擊苗州的幽鬼門勢力,多少也得照顧下地頭蛇巫醫門的面子。

“冒昧的問一句,這次行動是昨晚事情發生之後決定的,還是更早?”一旁的陶老問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