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
惜朝遭遇不測的不久,錦繡宮千秋殿裡,靖王龍儀收到了惜朝遇難的訊息。
“真的死了嗎?”些許無奈,些許不甘,這個滿眼風霜的老人滿臉悲涼。
“是的。”何慧下意識地收縮了一下臉上的肌肉。
“那就派人去大漠,把惜朝的屍體接回來吧。”龍儀的語氣極盡淒涼。明知惜朝慘死,但龍儀卻再也無法懲兇,對趙金的戰事和幾個兒子的奪嫡已讓他心力交瘁。
是夜,斯諾、㝽諾和鎏諾被叫至千秋殿,直跪到天明仍未見到父親龍儀。
料理完先王后事,龍儀高舉靖難大旗,兵鋒所指,銳不可當。以雷霆之勢擊敗了文軒候,收復了靖寧河至星零嶺的大片土地。
龍儀戡亂的同時,他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另一項事宜,那就是尋找各王子的下落,可是噩耗一個接一個的前來。二十一年清和,忘川、經年遇害的訊息傳來。季夏,收到辰軒命喪蘭陵關的訃告。靖王龍儀萬分悲慟,派出了第一批去大漠的隊伍。
按照祖制,忘川、經年已歿,王位的繼承自然就到了惜朝,可是惜朝具有外族血統,又自小遠在異邦,一直以來的定位都是南朔之主,況且他又與煙陽王藕斷絲連,紀靈王龍晟基本沒把他納入繼承的範圍,龍儀自然也沿襲了這一思路。
同時,人都是喜歡任用自己熟悉瞭解的部屬,惜朝的繼位會不會引起朔然的擅政?他離開大漠,會不會導致朝歌在大漠影響的衰微?這都是現實而又迫切的問題。
所以,龍儀一直緩接惜朝歸朝。
實際上,即使不緩解,惜朝也回不來。
龍儀忽略了一個問題,或者說他高估了自己兒子們的心裡承受能力,低估了兒子們的對權力的渴望。他放棄了眼下輕易繼位的機會容易,但這意味著他的子嗣們將永遠告別至高無上的權力。
失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後的失去。
看著這近在咫尺的皇位流失,王子們也只是敢怒不敢言。為了爭取自己的權益,四位王子明裡暗裡做了很多工作,也難免會兵行險地。儘管他們平時多有齟齬,貌合神離,但是在皇位繼承這個問題上,他們的立場是高度一致的:首先,要讓父王繼位,所以有了朝臣們此起彼伏的勸進;其次,先王的繼承人必須處理乾淨,所以無論先王子嗣跑到哪裡,追殺就到哪裡。這兩點不需事先溝通,他們也能不謀而合。
同樣,想繼位的惜朝是回不到燦陽的。
於是,靖王龍儀第一次派去大漠的使臣沒到元蒼城,便化為墳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