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鋼鐵黎明> 海蘭江上的日與夜 第120章、跟著我,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海蘭江上的日與夜 第120章、跟著我,進! (1 / 2)

緊急維修,強啟發動機,點火失敗,棄車。

位置標記:北緯47度73分,經度128度92分。

從找到的舊時代地圖來看,標記位置是一個40萬人口規模的縣城,但它卻完全不存在於復興軍的地圖上。因為全面核戰爭的原則是抹掉敵國的一切有生力量,故而此處與地表世界毫無二致,荒蕪、破敗、充滿輻射。即便是從高處俯瞰,也無非是廣袤無垠的雪原上一塊突兀的黑色汙跡。若是學過戰前史,則會悲哀地發現,40萬人在那個輝煌年代,僅是一滴水珠之於大海,而今時今日,40萬人口容量以上的地下城,才十二座而已,已是一股溪流之於水塘。

開戰日距今已過103年,昔日的絕大多數事物都在風化雨蝕中變作齏粉。核冬天在消逝,人們從壅塞憋悶的地下城回到地上,嘗試著重建先輩傳下的土地,期待著祖國重回昌盛的那一天。對於建設者而言,尋找任何可用的物資裝置,與消滅任何敢於阻攔的敵人、生物具有同等重要性。於是,發掘戰前廢墟,帶回寶貴的科技與機械,成了復興軍的首要任務之一,這也是為什麼,人們會來到這兒,困在這兒。1

沈如松跳下傾斜的塔樓,回到地面,腳邊滿是畸形種的屍體,作為獵兵,他知道這些藍額油蛛全部被零號真菌寄生,這意味著隊伍付出了那麼多代價卻最終空歡喜了一場,即便這裡確實是座罕見的、狀況頗為不錯的戰前石油城市遺蹟,但只要有一絲真菌感染的跡象,就絕對不能再有第二批人進入。

前提是,他們能把訊息傳回去。

油蛛的節肢仍在蠕動,沈如松忽略掉,朝著遺蹟外圍跑去。畸形種生命力無比旺盛,生前死後都具有強烈輻射,迫使他戴著全罩式防毒面具,只露出一雙黑白分明的深窩眼。

而他的氣密式防化服在早先的交戰中破損,底下的軍大衣的絨絮都溢了出來,一落地便被地上的蜘蛛黑血溶解,刺鼻的血氣會順著北風沿途擴散,不難想象那些頂級掠食者們在聞到這股味道後會作何反應。到那時,場面就不是僅靠他背後的74式12.7毫米口徑重槍管步槍應付得了了,況且他也剩不下幾個20發彈匣了

作為獵兵,孤軍奮戰本是常態,畢竟剿滅變異獸和獵殺畸形種是兩個概念,然而這次他們脫離交通線太遠,距離鐵路有260公里之遙,而最近的哨站還要在這個數字上加上40公里。2

遺蹟外圍,人們在清掃臨時營地外的屍骸,不少人的外骨骼受創嚴重,所幸慣性機制能讓人不必費很大勁去邁步,這對於損失了雪地履帶車的獵兵來說非常重要。

損毀的載具被卸下電瓶供外骨骼充電,沈如松找到了戴灰色圍巾的上尉,簡單敬禮,報告道:“訊號被地磁干擾,波段很紊亂,我在制高點也發不出去訊息。”

上尉撥出的白汽迅速凍成白霧,他露在外面的鬢髮掛滿了霜,上尉沉默了會兒,“邦邦”地拍了拍沈如松肩膀,安慰道:“放心,松子,咱們這幾年遇到的難事哪個不比這次狠?問題不大。”

問題不大。沈如松默唸著,他沒有質疑上尉的話。

在等待充電的間隙裡,沈如松望著數公里外,透過目視增強儀,沈如松隱約望見那片黑潮勉強停在了河對岸,之所以用“勉強”一詞來形容,是因為遷徙中的行軍盔鼠族群絕不會停下。@*~~它們無非是稍微繞開了被爆破開那處冰面,尋找或製造一個渡河地點。但只要河面再次封凍,數以百萬計的鼠輩便會烏泱泱殺來,將一切啃噬殆盡。

現在是零下十七攝氏度,下午四點零四,前有狼,後有虎。

還沒有輪到他,電瓶就空了,排了挺久隊的獵兵們不發一言地散去,他們不想把力氣發洩在沒意義的地方,從小的義務教育和服役期間的殘酷戰鬥鍛造出了他們的行事準則。也不需要長官額外發號施令,他們自己會根據條令做事。

收拾裝備、帶上傷員、丟掉累贅,撤退。

當最後一個獵兵回到營地時,第一名獵兵已經整裝待發。儘管指北針受到干擾,電子裝置幾乎全部失靈。不過別說獵兵了,隨便一個在地表服役的聯盟公民,都精通在任何條件下辨清方向。

沈如松用父親留給他的老式機械懷錶,對準太陽,一邊輕輕哼著口訣歌,時針方向對準太陽,時針與12點刻度之間的角平分線指向即是南方。按照備用計劃,偏南方向大概50公里處,是一個物資儲備點。如果夜間天氣不很壞,沒有遭到襲擊,隊伍也必須連續行軍10個小時以上。

但是,不同於如石英鐘一般人人各司其職的地下世界,地表世界永遠出乎於計劃意料之外。3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