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以前只能人工統計,計算機出現之後稍微方便了一點,直到十幾年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計算機運算能力的提升,使得人們處理海量資料的能力更強、分析結果更全面更準確罷了。
徐楊不過是把這個概念給這些技術宅講了講。
然後,沒用一週時間,這些人就折騰出了一套專用的資料統計軟體,不同特意調查,只要在後臺執行,各項資料就會自動顯示在螢幕上。
聽著很簡單,但實際上並不容易。
不只是對軟硬體有需求,也有很高的技術要求,用專業的話講,就是需要專業的演算法。
演算法這玩意兒說簡單也簡單,說難,那也真難。
若干年後,某音的短影片平臺憑啥能獲得和某為一樣的待遇被燈塔國封禁?
就憑獨特的演算法。
那演算法,連燈塔國那幾個頂級網際網路企業都眼饞得厲害。
但要說演算法有多難?
倒也不是。
核心就在於思路和大資料。
有海量的使用者資料做分析和研究,才會誕生獨特的演算法。
燈塔國那邊的程式設計師水平並不比國內差,但因為缺乏海量使用者資料支援,所以,就算水平再高也只是空中樓閣。
而國內就不一樣了,使用者數量實在太過龐大,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普及率又高又快,短時間內就能讓網際網路企業收集到海量的資料。
這也是國內網際網路這塊發展更迅猛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口的紅利可不止體現在實體經濟這塊,而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缺衣少食的時候,人口太多確實是個麻煩。
但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只會是人口越多越好。
一小時,回覆量超過一萬。
五個小時後,回覆量超過兩萬。
等到晚上下班的時候,總回覆量已經接近五萬。
而總瀏覽量,更是高達七十多萬。
這瀏覽量和回覆量的比例,著實嚇人,堪稱是貼吧誕生之後最火的一個帖子,把劉呆呆最火的那個帖子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這也看得出來,網民們的口味確實一直沒變,昕小妞這種風格的姑娘,確實比劉呆呆那個型別的更受歡迎。
沒辦法,劉呆呆的顏值高是高,但確實少了點靈氣。
如果好好化妝打扮一下再弄點精緻的服裝和造型,那確實不太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