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大戰一起,荊州這邊壓力就大了。因為不管是曹操還是孫策,兩家都沒有想到劉備會突然插手。所以在戰略方面的調整,自然就會來不及。
現在兩家騎虎難下,不管劉備會如何,他們也勢必會在荊州爭一個高下出來。現在曹操反應及時,果斷放棄在豫州的利益,轉而全力爭取荊州。
隨著臧霸和夏侯淵的南下,江夏的周瑜和程普,也覺得壓力山大,頂不住了。於是又連連去信孫策,向孫策求援。
豫州這邊,關羽下令,讓甘寧與文聘在張飛料理沛縣事務之後,撤回來,然後以徐州為依託,全面進攻沛國。至於張飛,他則會帶領自己的部隊,繼續向西,從下邑進入梁國。這樣一來,他就與太史慈兩人,一東一西,遙相呼應,鉗制住了睢陽城中的李典。
豫州大戰一起,豫州的各地官員都在引頸相望,看到底是誰贏誰輸,然後好第一時間做出自己的選擇。
沛縣一戰,夏侯淵敗北,引軍遠走。當代沛王劉曜自然也很識時務,徐州軍一到,他就率領著地方官們,開城出迎。
劉曜在位已經十多年了。整個天下風雨飄搖,他們這些宗室們,其實日子也不太好過。西漢初期那種諸侯王權傾一方的現象,早就不見了蹤影。不然的話,怎麼可能有死在黃巾之亂中的諸侯王?
劉曜在相縣戰戰兢兢,勉力維持,誰也不敢得罪,就怕因為自己,而失去了祖宗傳下來的榮耀。若真是這樣,死後到了地下,有何面目見歷代先王?
不過,對於徐州軍的到來,劉曜心中還是非常喜悅的。再怎麼說,這也是天子的軍隊啊。這是自家人啊。必須得支援!
當然,有支援的,自然就會有反對的。沛國治相縣,豫州刺史部又治譙縣。這兩縣都在沛國境內。所以歷史上這兩縣的不對付,那是時常有之。相縣的表現,自然就傳入了譙縣。譙縣是曹操的老巢,曹氏和夏侯氏在這裡,影響力巨大。
也有著很多人,覺得曹操並沒有失敗。當初他只是擁有兗、豫兩州之地,而現在,他仍然擁有益州全部和荊州、豫州部分。而且荊州戰事穩佔上風。有益、荊在手,指不定哪一天就會打回來呢。
所以這些人也就暗中與曹氏勢力通風報信。沛國的一舉一動,風吹草動,全為曹軍所探知。曹軍知道漢軍在沛國得了沛王相助,勢如破竹之後,自身也加快了腳步。
臧霸南下之後,潛伏在汝南邊縣新息。趁江夏不備,率部繞過羅山,出現在黽縣背後。然後夜襲黽縣得手。
黽縣守軍,雖然挨著汝南,卻從來沒把汝南之敵當一回事。因為黽縣背後,北方就是羅山與光山。兩條山脈就是天然的屏障。所以黽縣守軍,向來也只是防備著南陽方向的敵人來犯。臧霸南下太過突然,這一下,就把黽縣給打蒙了。所以措不及防之下,黽縣陷落。
臧霸襲得黽縣,猶不滿足,下令三軍封鎖全城,隔絕訊息之後。便又提兵趕往軑國縣。兵貴神速,為了爭取時間,臧霸讓部隊全面換上了揚州軍的服飾,然後徑往軑國。
軑國守將見一支兩千餘人的軍隊打著旗號前來,不由生疑。哪怕是打著黽縣的旗號,他也保持了謹慎沒有立馬開啟城門。而是在城頭上例行詢問。
臧霸扮著了個小卒,就站在黽縣軍司馬的身後,輕聲道:“是死是活,全在你一念之中了。回話前,多想想你的妻兒老母。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