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七百九十九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九章 (1 / 2)

劉備派兵攻打荊州,夏侯淵兵敗被俘,南陽盡為漢軍所有的訊息傳到了江東之後。江東表面上若無其事,暗底裡卻不知道湧起了多少激流。

所有江東的大臣,都有人持貼暗底裡上門拜訪。張紘,顧雍,周瑜,魯肅等等。北方總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橋樑來讓他們無法拒絕,張紘與張昭、王朗、陳登等人交好;顧雍是蔡邕的弟子;周瑜還有本家親戚在朝為官,周忠官拜三公,周暉出為郡守;魯肅則由陸家出面。一時之間,江東人心浮動,孫策心知肚明卻又偏偏不敢問還發作不得。

周瑜連夜入宮,往見孫策,訴說衷腸,信誓旦旦:“主公若降,瑜願降;主公若戰,瑜死戰!”

孫策撫其背而慨嘆:“吾有公謹,有何憂哉。”

周瑜方走,魯肅又來了。周瑜和魯肅是真沒有主動投降的心思。這二人,氣度恢弘雅信,只要孫策決定堅持到最後一刻,他們是萬死也不會回頭的。

魯肅來了,嘆道:“主公,人心已經亂了,再對峙下去,我等將未戰先敗。劉備好厲害的手段。”

孫策心中煩悶,他知道這事不能怪自己的謀臣,實力相差太大了。看看劉備那邊的人才儲備庫,再看看自己這邊的。於是便道:“以子敬之見,吾當如何?”

魯肅便道:“與其讓劉備籠絡人心,莫如與曹軍聯合起來,奮起一戰。劉備此時正在行那見不得人的手段,必然料想不到我軍敢先行反擊。如此一來,其軍必自亂手腳。彼時,我等再三軍齊出,撼其大營。”

孫策一聽,眼中精光一閃。這計劃很大膽,貌似行險,實際上卻又有操作的空間。當然,他並沒有表態,而是想了一會,道:“我再考慮下,子敬先下去吧。”

孫策很想讓自己去相信周瑜和魯肅,但現在這個環境下,他開始變得敏感起來。事關江東基業的存續,壓力全在他一個人身上。自己的親弟弟都與自己意見相反,何況這些不是血肉之親的臣子乎?

孫策讓自己的親衛去把曹仁請了來。要說在江東,孫策現在最信任的是誰,那就是非曹仁莫屬了。畢竟在江東的地盤上,誰都可能會投降,唯有曹仁不會。曹仁一定是堅定站在自己這邊的鐵桿盟友。

曹仁應約而來,夏侯惇聽聞夏侯淵兵敗的訊息,先是聽說身死,後來才知道是被俘。這讓他先驚後喜,最近心情還沒緩過來,於是便留在營中駐守大營。

孫策請了曹仁過來,也沒多客套,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劉備手段不停,我等被動防禦,莫如主動出擊,曹將軍意下如何?”

曹仁和夏侯惇最近也是在嘀咕,江東暗底裡的激流他們又不是瞎子,自然也是有所察覺。孫策此言正中曹仁下懷。因為要是再不動,等到劉備那邊把江東這裡都策反得差不多了,那還打個屁的仗啊。鬼知道北邊一渡江,江東這裡會出現多少帶路黨。

曹仁都和夏侯惇商量著實在不行就先回去不管江東的死活了。不能因為江東而把自己五萬精銳葬送在這裡。因為再拖下去,搞不好江東的仗還沒開始打,荊州就先丟了。

荊州沒了,他們還有退路嗎?與其在這裡坐等,還不如退回去與曹純一起守荊州呢。現在孫策主動提出說要開戰,那就打吧。

大戰一起,孫策這邊肯定是主力。兩邊打得越兇越好,把兩邊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劉備也暫時沒力氣來覬覦益州了。一舉兩得的事情。

於是曹仁便道:“君侯此言,深得我意。我與元讓亦有此議。劉備屯兵於江北,日費錢糧無數卻不來攻,必是熟悉水性之卒士不多。吾五萬甲士與君侯麾下大軍,皆是慣弄風浪,操盤如履平地之輩。願與君侯一起,共破劉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