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們用印之後,奏章才會轉發下去。
頓時,天子同意還都長安的訊息,就像長了翅膀一般,飛了出去,傳遍了北方大地。而此時,一眾朝臣們,卻是對劉備十分不滿。
我們知道對遷都何處沒有決定權,可是,也不能就你和天子直接做了決定啊。這麼大的事,難道不應該上朝堂討論討論,然後讓大家集體刷個臉嗎?
劉備也表示很冤枉,他本來以為天子會以奏章下廷議,誰曾想天子如此爽快,直接就批覆了?
不說朝廷諸臣的反應,訊息傳出去之後,無數的商人們,向著臨淄蜂擁而來。漢朝的大工程,招募民夫,採買材料,都是要付錢的。這也是商人們賺錢的大好時機。
長安凋敗成這樣了,宮室又被戰火燒得只剩下殘垣斷壁,現在天子要還都長安,中山王、大將軍劉備派將作大匠孔融營造帝都,這是多麼大的工程?
全吃下沒那本事,吞下塊肥肉,自己只怕都要笑得打跌了。而且現在大將軍劉備鼓勵工商,大力扶持發展工商業,這真是天下商賈的福言吶。
商人們聞風而動,朝臣們手腳更是不慢,很多大臣,自己家裡就是大地主。奴僕無數,想要接個活賺點錢,那還不是輕鬆得很。
近水樓臺先得月,於是無數邀請,就送到了孔融的府中。這下,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的孔融,也頭大了。人太多,應付不過來啊。
弘農楊,聞喜裴,太原王,吳郡陸,廬江周,這都是朝廷中顯赫的大臣,他們身後,也是站著傳承多年的家族。更不用說一些隱藏貴族了。大漢王朝沒倒臺,有些膽子大的諸侯王都派人過來了。這些諸侯王們,覺得天子好說話,一個個的跑去向天子訴苦,講這些年來,他們在地方吃了多少苦,被賊軍和亂兵們禍害得不行,就差家破人亡了云云。好博取天子的同情心。然後在這大工程中,分一杯羹。
天子自然也不是傻的,該聽的聽,該表示同情的表示下同情,然後就讓他們去找劉備或者孔融。
孔融煩不勝煩,託請的人都跑到天子那裡去了,他這小身板,哪裡扛得住。於是就連夜跑到劉備府上。劉備懶得理他。孔融就耍賴,說劉備不見他,他就辭官不幹了。
劉備晚上好不容易有個空閒,陪著家人說說話,結果又被孔融給打擾了。沒好氣的傳了孔融到書房,劉備道:“文舉,此事該如何做,你便如何做,何必來問我?”
孔融心中鬱悶,那麼多人,全是我惹不起的。我放嘴炮罵罵他們沒問題,真斷了他們財路,我這小身板哪裡扛得住?
劉備見孔融不說話,心想估計是讓孔融為難了,便緩和語氣,道:“文舉,你且不管都有誰要做這工程,你自與韓公至等人商議個章程來。然後讓諸商賈一同競標,優勝劣汰,然後保證工期、保證質量,儘快完成長安城的修葺事宜。”
又怕孔融不知道工曹的事,便又開口道:“工曹毛伯等人,皆可為你之援助。若有人為難,你便讓他來尋我。”
孔融得了劉備的保證,立馬原地復活,興沖沖的回府去了。第二天,孔融便尋到了工曹,找到毛伯、韓暨、馬鈞等人,把劉備的意思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