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了大獄,清除了內部潛藏的反對派們,劉備雖然知道這些人難以根除,但也難免神清氣爽。對於扯後腿的,劉備自然是毫不容情。楊安等人被抄家後,透過搜尋出來的書信,按著名單上的,挨個去找,一找一個準。
當然,也有聰明的,在楊安事發之後,就自盡身亡了。這樣做的人並不在少數。他們選擇自盡,也只是想著能夠保全宗族子孫罷了。
張機、華佗在疫區工作了許久,根據《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以及他們行醫多年的經驗,終於整理出了一全套有效防治瘟疫的理論出來。
書呈送到劉備案前,劉備閱之大喜。遂命工曹,將張機、華佗所著之書,印刷出版,頒行天下。
張機與華佗行醫,本就是迫於世艱道險,而懷慈悲之心,懸壺濟世,治病救人。劉備要印刷他們的醫書,然後頒行天下,他們聞之,亦是大喜過望。
於是又上書給劉備,說暫停出版,等他們把家中歷年所藏之書,多年所診治的案例,經過臨床驗證的藥方等等一道整理出來之後,再行印刷出版。
劉備聽了,還能說什麼,賞!錢財、美婢、田地、宅院,只要能給的,都給!
兗州瘟疫被控制之後,荀彧等重臣就進言:“今府庫豐盈,錢糧不缺。而南方又起紛爭,主公宜當責之,諭之以大義,使其各罷刀兵,與民生息。若不聽,當舉兵南向,平定紛亂。”
做為天下正朔的代表,劉備自然不能不宣而戰。所以荀彧等人給的理由也很堂堂正正,主公你是執掌朝政的大將軍,麾下的臣屬不聽話,要敲打敲打了。雖然那兩家只是名義上的臣屬,實際上已經自立山頭了。但劉備以朝廷的名義,進行勸解責備,在大義上,卻是無懈可擊,實屬偉光正了。
先勸解罷兵,不聽就以武力干涉。劉備這一聽,莫名感覺好熟悉啊。後世某國似乎也經常這樣幹。啊哈哈,想不到這會,文若他們也會玩這一套。
行吧,那就趁機,拿下豫州。徹底一統北方吧。
曹仁與周瑜在荊州打得互有來回,益州曹操和揚州孫策卻同時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大概意思如下,就是天下混亂已久,連年征戰,導致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現在好不容易好了一點,為何兩家又要各起紛爭,戕害百姓?現在天子有令,讓兩家各自罷兵,荊州還復原來之局面。
就算是沒起兵前,曹操和孫策也不會聽朝廷的指手劃腳,更何況戰爭已經開始了。到了這個時候,兩家已經不可能罷手了。
兩邊都已經忍不住對荊州的渴望了。曹操想吞下荊州,以此成帝王之基業。孫策想趕走曹操,然後由荊向益,完成二分天下的宏圖。
罷手?不可能的。荊州將會成為兩家廝殺之地,直到血流成河,有一家徹底倒下。這裡,只能有一個勝利者。他才是最後的荊州之主。
當然,朝廷在這個時候,突然來這麼一下,也引起了曹操與孫策的懷疑。於是使細作探聽劉備的動靜。
得知青州那邊連興大獄,劉備手忙腳亂,一邊要控制瘟疫,一邊要打擊反對派之後,便徹底的放下了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