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 (1 / 2)

興平三年,建安六年春。大雨連綿不絕。劉備率諸人一同巡視治下諸縣,督促縣中官吏全力防洪防澇。別到時候傳來這裡房蹋了,這裡屋倒了的糟糕訊息。

回途中,劉備與盧敏道:“去年旱,今春澇,天氣如此異常,今年百姓收成只怕不好。回去之後得和季珪說一聲,隨時關注糧食的價格,若有異動,得提前動用儲備倉。”

盧敏道:“主公,如今徐、揚大亂,商隊曾有上報,言今年欲往南方收糧,恐怕不易。遼東雖然土地無數,但今年還得支援玄菟郡。糧食儲備還得要多想其他辦法。”

青州因為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稅賦負擔不重,所以百姓都能安安心心的種田。也連續有幾個豐收年。可是青州方面先是打公孫度,接著又打高句麗。兩場大戰,差點掏空劉備的老底。好在他每年都派了商隊往徐州、揚州這些比較安定的地方購糧,是以府庫儲備倉中還有餘糧。只是要是今年青州收成不好,萬一有戰事起,手中這點糧,只怕還是不太夠消耗。

以往徐州、揚州安定,劉備每年都可以在那裡買到大批的糧食。現在徐州、揚州亂成一鍋粥。再要購糧,就算有,曹操和袁術恐怕也不會賣給自己了。

劉備心想好在如今青州上下諸文武諸將士的工資不再發糧食了,直接發錢。又沉吟了會,劉備便道:“徐、揚購糧不易,便讓商隊去荊州、去交州。荊州據地數千裡,交州稻穀一年三熟,豈能無糧。”

想了想,又道:“回去得和文若說一說,把商曹給單獨列出來。從事到時你和文若議一議。看誰合適。”

揚州廬江郡。孫策率軍將舒縣團團圍住,自己策馬到了城牆前面,向城內大喊:“陸公,諸縣已被我蕩平,舒縣已無外援矣,何不速降!”

鬚髮皆白的陸康出現在城頭,老頭兒看了下孫策,搖頭嘆息道:“孫郎,你父子二人,也算是我吳郡英雄。今何以自甘淪落,屈身事賊乎?”

孫策對道:“袁將軍天下英雄,世人莫不景仰。我父子受其薦舉,乃得見用。且我等皆受漢爵,何來事賊一說?”

陸康便道:“既受漢爵,孫郎且退兵,往曲阿助劉刺史。如何?”

孫策再英雄了得,也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比起口舌之辯,哪裡拼得過這個七十歲的老妖怪。又說了幾句,被陸康徹底堵得說不出話來了,便道:“陸公非欲以此城拒我乎?”

陸康道:“某家世受漢恩,老夫為官數十載,而今老矣,豈能降賊。”

既然談不攏,那就打吧。

舒縣雖然城池不大,但人心齊啊。陸康在廬江多年,屢有恩德施於百姓,今聞孫策圍城,於是紛紛前往太守府報名,願助太守守城。有軍吏告假的,聞訊也連夜趕回,從城頭爬進去,說要為太守赴死。其得人心如此。

這也造就了孫策攻打舒縣的難度。在斷了外援的情況下,陸康率領舒縣子民,整整堅持了一年多。不過,到如今,陸康也是強弩之末了。

這日,陸康把家人喚了過來,道:“大郎,你安排下,派人送二郎和陸議等幼童回吳郡。城要陷了,到時刀槍無眼。別連累了他們。”

陸儁唯唯應下後,又看向老父,道:“大人,既然城要陷了,何不棄城走。大人守城年餘,外無援軍,內無積糧,也算是為漢室盡忠了。”

陸康沉吟半晌,嘆道:“你不懂,你不懂。”

陸儁一頭霧水。陸康又憐愛的看著長子,道:“我任性,卻是連累你們了。”陸康決定堅守,宗族百餘人亦隨他在舒縣。這次若是城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陸儁搖搖頭:“大人在哪裡,兒子便在哪裡。”

陸康看了看陸儁,大兒子雖然不甚聰慧,但勝在淳厚穩重,這點也是他非常喜歡的。陸康又嘆道:“你去吧。”

陸儁退下後。陸康陷入了沉思中。年老的人喜歡回憶。陸康一生,經歷順、衝、質、桓、靈諸帝。少年時的鮮衣怒馬,青年時的意氣風發,往事一幕幕,如走馬燈般在他心中不停滾動。他經歷過帝國的強盛,也心痛過先帝的胡作非為。如今,大漢帝國已經搖搖欲墜了。天下諸侯,還有幾人心向天子,心向朝廷?地方郡縣守令,一個個也是心懷鬼胎,濫用私人,視律令如無物。這是末世的徵兆啊。

如果大漢真的要亡,那就讓我這個老臣,陪他最後一程吧。誰都不知道,陸康早就已經心懷死志。決意與舒縣共存亡了。

陸康又想起自己的子孫族人。心中愧疚難言。自己是城中百姓希望,若是遣散族人,令其逃命,又怎能號令全城百姓,午夜時良心又怎能安。

這一日,孫策大軍照例攻城,城中軍民已經是疲倦不堪了。忽然北城一聲歡呼,鼓聲隆隆。城破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