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聽,心道皇帝這也是不願意岳父盧植為幽州牧啊,不然你做為一個皇帝,金口一開,這事早就定了,何必拖到現在來問我。
於是劉備便不急不忙的道:“陛下,當年天下大亂,而朝廷不能制。故先帝分遣清直重臣出鎮諸州,以撫地方。今時移勢易,幽州近在咫尺,諸郡皆在朝廷掌握之中,臣以為,不宜再置幽州牧,效徐州故事設一刺史可也。”
你們不是要爭這幽州牧嗎?我給你們來個釜底抽薪,罷州牧改設刺史。至於這刺史,你們誰愛當誰就去吧。
劉備話音方落,殿中立時鴉雀無聲。誰也沒想到,劉備竟然會來這一手。幽州牧和幽州刺史,這中間差別可大了。州牧是一州軍政主官,可以自己徵辟人才,招募軍隊,可以說在州中,基本上就是州牧說了算。而刺史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監察官罷了。這一個在天,一個在地,能比嗎?
楊彪艱難的吞嚥了一口吐沫。想開口反駁,卻又發覺自己無法找到完美的理由。怎麼,劉備一心為朝廷著想,削州牧,罷割據。你楊彪卻一心反對,你這是想幹什麼?
比手腕、引經據典我比不過你們這些老官僚,但我會掀桌子啊。劉備看著殿中臉色難看的諸位大臣,心中不禁暗爽。
事實上,諸位大臣與天子,都沒想到劉備會出這麼一招。罷州牧設刺史這事,除了特殊情況以外,不管放在哪個朝代,無疑都是屬於政治正確。這種一心替天子著想,與朝廷分憂的做法,讓諸臣如何反對?
幽州沒了州牧,代表著什麼?代表著朝廷可以直接任命幽州諸郡縣的守令,直接收取幽州的稅收,直接干涉幽州的軍政諸事,而不是把權力交給幽州牧之後不聞不問。
在朝廷看來,劉備必然要與大家爭吵不休,必然要趁機力推盧植繼任幽州牧。誰曾想劉備使出這麼一招來,許多人心中直嘆,劉備真是狠吶,怕自己不能染指州牧,索性把州牧之位也給去了。簡直就是兩敗俱傷。
在劉備看來,其實不然。他對幽州牧,說實在的,沒太多興趣。因為不管是不是他這邊的人擔任州牧,幽州這種地方,也仍然擺脫不了他的影響。劉虞死時齊周等人俱在,劉虞的態度他們已經看得一清二楚。代郡的閻柔跟著自己一道合力打袁紹,早就心甘情願的聽從自己的指揮了。遼東諸郡,在劉虞時代便已經屬於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幽州牧是不是盧植,對自己有什麼差別嗎?
或許是有,但在袁紹這個大敵仍在的時候,幽州牧除了配合自己之外,再無他途。所以幽州牧在別人眼裡或許很重要,但對劉備來說,真的沒什麼好爭的。
劉備不得已而出此策,一是不想讓朝廷與自己因此事而發生爭吵。二是想給老丈人盧植出口氣。盧植人品資歷威望才能,難道還做不得一個州牧?劉備從此事中便清楚的發覺,朝廷諸臣在以後,只怕還會生出無數事端來。不過他也不懼。爭鬥可以有,但必須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畢竟,目前的第一要務,還是打敗袁紹,統一北方。在這個戰略目標面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劉備覺得,自己稍微做一些讓步,並不是不可以。
劉備看著殿中一片寂靜,於是又道:“至於刺史人選,陛下與諸公決斷可也。”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