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劉恪坐鎮中軍,立於望樓,臨高指揮。這邊淳于瓊、高覽、顏良、文丑諸將,各率其部,出來迎戰。數路軍馬殺作一處,刀槍齊舉,喊聲大震。袁紹於高樓之上,望見劉備諸軍,旗號不一,各自行事,心中詫異,旁邊田豐道:“此必外兵初至之故也。”
袁紹一聽,心中瞭然,笑道:“劉備內患未清,亦敢攻我?必敗也。”遂令人傳命陣前,使諸將棄了張飛軍,猛攻呂布、張繡所部。
呂布與張繡本以為到了青州,便能封官加爵,誰曾想安穩日子沒過幾天,卻又被劉備拉了出來攻打袁紹,心中鬱悶可想而知。誰曾想這一臨陣,袁紹軍卻棄了青州軍,來攻打自己。呂布氣得七竅生煙,遂率了部曲,前遮後擋,左衝右突。直殺入冀州軍中,縱橫往來,不可一世。
袁紹在高處見了,道:“呂布真世間驍將也。”遂令大軍圍之。
呂布在冀州軍中殺了一陣,漸覺不到,敵人竟然越殺越多,遠遠又望見許多旗號吶喊著往自己這邊奔來,旁邊張遼見事勢已急,大喊道:“將軍,冀州兵欲各個擊破,此處不宜久留,還請速退!”
呂布從其言,遂率了眾將,殺條血路,突圍而走,正疾奔見,遇見冀州將呂曠攔路,呂布大怒,縱馬迎上,只數合,刺呂曠於馬下,挽頭而還。旁邊冀州軍士見了,不敢上前,遂縱其走。後面顏良見了,虎喝一聲,率軍來追,咬住幷州軍後路,大殺一陣方還。
張繡被文丑與高覽率軍團團圍住,往來劫殺,欲突圍而走,又見漫山遍野,皆是袁軍,去路被截,張繡大恨,心中清楚袁紹為何棄了張飛來攻自己和呂布,暗道如此再有數陣,涼州兒郎皆要被己葬送,悔不聽賈公之言也。
到了青州時,賈詡曾經入張繡府,勸他解散軍隊,交出兵權,聽從劉備安排。結果他鬼迷心竅,自以為有保駕之功,天子必定信重。而且在劉備地盤上,天子與百官興許也需要一支客軍的力量來平衡劉備的勢力。遂未聽賈詡之言。終究還是大權在握久了,捨不得那一聲號令三軍皆從的頤指氣使的感覺罷了。
劉備遠遠在高樓之上見呂布與張繡先後被袁紹所攻,笑道:“袁紹倒是聰明。”於是令旗揮動,使張飛往救之。萬事過猶不及,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呂布和張繡被圍攻而不救。經過數輪大戰之後,想來他們也能夠想明白,就算朝廷與天子到了青州,這青州與徐州,作主的人依然不會改變。
張飛見了令旗,遂率軍來救,先殺散了文丑與高覽,與張繡兵合一處之後,又往呂布那邊奔去。途中正逢淳于瓊,遂與之戰,約鬥十餘合,淳于瓊不敵,撥馬而走,張飛也不往追,殺散其軍,徑往呂布將旗處去了。
袁紹大軍正與三將混戰見,只聽得後方一聲砲響,左有趙雲、右有田豫,兩支軍一道殺來。卻原來田豫進城見了劉虞,訴說前事,勸劉虞起兵一道追擊袁紹,劉虞沉吟一陣,便道:“吾州中無將,袁紹新退,州中諸事皆廢,可撥三千軍於國讓,汝自可與子龍追之。”
劉虞說的也是實話,大戰一場,薊縣殘破,他又精力不濟,再派兵將出事,薊縣諸事無人主持,也只好借兵給田豫了。
田豫得了三千兵,遂與趙雲兵合一處,聞得前方有廝殺聲,遂引兵前來助戰。袁紹被趙雲與田豫殺了個措手不及,後軍大亂,遂命鳴金收兵,退回營中。
眾將得了援兵,精神大振,哪裡肯放,遂銜尾而來,大破冀州之兵,奏凱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