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備也沒怎麼失望。有幽州兵將相助,只是勝利會來得快一些。無幽州兵將相助,自己也必然會取得一場輝煌的勝利。聽說公孫度在遼東,滅遼東大族百餘家,聚斂錢財無數。自己要破滅了公孫度,只怕這一場戰爭就會讓自己肥得流油。到時伯珪兄你不要後悔才好。
在蓼城,劉備問諸將道:“爾等何人精通水性?”
眾將一聽,知道這是要選將了。跨海出征,不是鬧著玩的。渡河渡江不算什麼,海上風暴比江河之上嚇人多了。要是沒有個精通水戰的,一個不慎,就會船毀人亡。
眾將面面相覷,只有太史慈和嚴顏站了出來,抱拳道:“主公,末將深通水性。”
太史慈生長東萊,嚴顏久鎮巴郡,一個個都是慣弄風浪的。關羽、張飛、黃忠等一個個摩拳擦掌的想要出征,卻又都是旱鴨子。無可奈何的看著太史慈和嚴顏出列。
劉備在心中想了一想,嚴顏與太史慈都是勇武過人之輩,又通水性。想來率軍出征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心中有了計較,又召見了蓼城令。著令其召集縣內熟練船工,打算監造海船。
當初的水師駐紮地他看過了,還有幾艘殘破的樓船停在港內。不過雖然是殘破,卻仍然讓劉備感覺到吃驚。樓船高十餘丈,外形似樓,怪不得被稱作樓船。
不過這種船,因為太高而重心不穩,比較適合內河水戰,而不適合海戰。劉備問得詳細,這種船,也只是偶爾用來近海航行,向幽州運送物資而已。
劉備想了想,既然此時的造船術就如此“發達”,那麼海船一定有人能造得出來,否則公孫度怎麼跨海而來?他就不怕海上的風浪?
劉備召來工匠一問,這才明白,海邊漁民所自造船隻,都適合渡海,而不懼海上風浪。劉備大感興趣,前往觀之。一看之下,才明白,此時的漁船,雖然大小相差甚遠,但在結構性方面,已經和後世相差不大了。
於是劉備便問工匠,要是以漁船為模板,把它放大個幾倍,能不能造出來,能不能保證它的安全性和抗風浪性?
得到了滿意的答覆之後,劉備便率了文武自回臨菑。
打算出兵討伐公孫度,不是說今天說要打,明天就可以出兵的。準備工作有很多。錢糧的籌集儲備,戰船的製造,士卒的訓練和選拔……劉備自己估計,就算是造船都用準備好的老料,等得可用,估計都得到明年去了。
不過他也不急,一年時間,真的很短很短。那就讓公孫度在遼東,再享受幾天好日子罷了。
三月,訊息傳來。衛尉張溫,被董卓誣殺於市。劉備覽信長嘆,老臣又凋零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