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望著天子的背影,忿恨滿胸,恨不得大叫幾聲以洩心中之鬱氣。天子空有凌雲志,卻無決斷心,如此依賴深宮婦人,便是有萬丈雄心,又能成什麼事?最後,朱儁無比落寞的搖了搖頭,陛下啊陛下,老臣便真的只能幫你到這裡啦。
朱儁長嘆一聲,罷罷罷,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狠狠的跺了跺腳,也徑自出宮去了。
果然,此事一經擱置,便再無動靜了。朱儁性急,又過了數日,獨自求見天子。到了偏殿,朱儁禮罷,便問天子:“陛下,日前所議之事,太后意下如何?”
皇帝沉默半晌,嘆了一口氣,道:“太后不許。”
朱儁一顆心從頭涼到了腳,欲再問,卻幹張著嘴,不知說些什麼好。心中卻是五味雜陳。天子見朱儁如此,也知道是傷透了老臣的心,於是忙著撫慰道:“太后之意,此事重大,不可輕易而決。太后意下,還是由朱公總掌此事……”
朱儁安安靜靜的聽完,卻是什麼也沒說,只是一拜,以額觸地,道:“陛下但有所命,老臣豈不效死?”
朱儁走後,皇帝又想起自己和母后的對話來。“什麼?拜劉備為車騎將軍,統兵西向討董?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車騎之重,非外戚、重臣不可輕許。劉備已貴為州牧,再領車騎之位,又掌一州之軍政,若其得勢,天下間誰人能抗?”
皇帝見母后怒氣騰騰,便想辯解兩句,何太后見狀,不由譏笑一聲,道:“陛下,你想過沒有,若劉備西進,滅了董賊,到時你如何待之?”
皇帝不假思索,便道:“如此之功,當封侯拜將,以劉備之才,便許他個大將軍或三公之位,同錄尚書事,便又如何?”
何太后便笑道:“好哇,三十出頭的大將軍、三公,位列臺閣,執掌國政,國朝數百年,可曾得見?”
此言一出,皇帝臉色便是一變。他再是少年天子,也知道劉備若不出意外,這數十年大臣做下來,又是妥妥的一個權臣。自己在時能壓得住他,自己的兒子呢?董卓不就是如此嗎?父皇在時便桀驁不馴,父皇一去,便起兵作亂,禍害天下。
皇帝正思來想去,又聽得太后慢悠悠的道:“長安,可還有一位天子在,若劉備滅了董賊,挾了你弟弟,你待如何?”
這句話如三冬寒風,颳得皇帝心肝都疼,於是,徹底的把調劉備入京的心思給滅了去。
而劉備,卻不知道,他差點被朱儁算計入了京。他正在府中大擺宴席,宴請群臣。盧珻與羅耶珂雙雙懷孕,他膝下又將添丁,大喜之下,自然是要大喝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