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授田令與除賦令的推行,青州案比也逐漸接近尾聲。到目前為止,青州重新入籍在冊的人口,已經達到二百二十八萬有餘。雖然這是一個不錯的訊息,但在靈帝初年,青州丁口可是已經突破了四百萬關口。而經過靈帝年間的數次大疫、戰亂,如今卻只剩半數。另外那一半人,不是在流亡的道路上倒斃,化作了孤魂野鬼。便是從賊作亂,首級成為了官兵們誇功的工具。只有極少數幸運兒,逃過了此劫,流散在各州。
想到這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逝去。劉備也不禁為之心潮起伏,感慨萬千。他更是堅定了掃平天下,重現太平盛世的決心。不然等到了三國分裂鼎立數十年、最後一統時,人口將會更少,漢人實力將會更加孱弱。想想漫長的邊境外,那些蠢蠢欲動的異族,劉備就不由有種緊迫的使命感。因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便是放在後世,也是依然有效的。
冀州那邊,訊息不斷傳來。劉備得知袁紹怒不可遏,正在調集大軍,打算與公孫瓚決一死戰。便立即修書一封,讓公孫瓚見好就收。畢竟冀州袁紹已經圖謀多時,被他視為禁臠。現在公孫瓚想要河間、渤海、中山三地,簡直就是拿刀子在袁紹身上割肉,袁紹豈能同意?兩家打起來,劉備估計了下,公孫瓚若是不能速勝,最後獲得勝利的,一定是袁紹。畢竟兩軍對峙,打到最後,就是拼糧草後勤了。公孫瓚勞師遠征,糧草本來就不濟,再一拖,搞不好就要在冀州馬失前蹄了。
冀州,公孫瓚大營,公孫瓚一身戎裝,坐在主位上,氣勢迫人。他一目數行,覽完劉備發來的書信,朗笑道:“玄德飛信於我,欲勸我就此罷手。諸位意下如何?”
大將嚴綱抱拳道:“將軍,劉君侯韜略過人,有此言論,必有原故。還請主公三思。”
田楷出列道:“主公,可是袁紹處有了新變數?”
公孫瓚看了一眼田楷和嚴綱,目露讚許,笑道:“不錯,玄德打探得仔細,言袁本初在冀州收攏人心,士族大多歸附。如今正在集結軍隊,打算與我一較高低。”
公孫瓚鼻子裡冷哼一聲,又道:“不愧是四世三公之家,天下望族之首,袁紹竟然如此得冀州士民之心,卻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不過,我親率大軍前來,若是不與袁本初較量一番,就如此退回幽州,卻也不甘。”
公孫瓚長身而起,大聲道:“我幽州兒郎縱橫北地,又怕過誰來?諸位,可敢與我同戰袁紹?”
嚴綱等齊齊拱手而拜,大聲道:“願隨將軍死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意氣風發的長笑聲,不絕於耳。
得到公孫瓚的回覆,劉備搖了搖頭。他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公孫瓚如今也是身居高位,又久執權柄。這等有身份又愛惜臉面的人,必定是極為自傲的。豈會因為劉備一言而定進退。真若如此,這軍中到底是劉備說了算,還是他公孫瓚說了算?他的麾下眾將士們會如何想?
看來公孫瓚必定要與袁紹做過一場了。只希望不要敗才好。劉備暗暗想道。於是便不再多想,心思卻是轉移到了青州政務上面來。
如今的青州,漸趨穩定,到城外一看,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場景。無數的軍民們,在有序的組織下,開墾田地,修葺溝渠,只待來年春雷一震,便選好時日進行春耕。這次案比,劉備沒有刻意去針對青州本地大戶們。自家的佃戶、奴僕,你們自己看著報數。那些數字,劉備瞭然於胸。此時的青州,穩定最重要,今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了,劉備在沒有找到比較好的理由時,暫時不會下手。而他也需要時間來思考,未來地主官僚們的定位。畢竟,這一個階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最起碼在農業經濟為主體的帝國,暫時不會消亡。那麼,他就只能一邊拉攏一邊打壓。當然,沒有站在自己隊伍裡的,就只能對不起他們了。
青州政務在荀彧等人的打理下,顯得井井有條。劉備每日裡也沒太多事幹,除了在荀彧等人呈上來的文冊上回復下意見,便是待在內宅中,與孃親還有兩位愛妻、兩個可愛的女兒閒聊。
劉夫人如今完全不復當年模樣。對亡夫的思念,已經完全轉化為對子媳、孫女的疼愛。劉備的正妻盧珻性格溫婉、知書達禮;而蠻族王女羅耶珂天性爛漫,青春活潑。兩個孫女兒都粉嫩嫩的乖巧極了。而自家兒子更不用多說,如今已經是執掌一州、位高權重。整個樓桑劉氏,都是與有榮焉。若說還有什麼不滿意,那就是兒子已經是三十有一,膝下卻只有二女,而沒有個繼承香火的。為此,劉夫人明裡暗裡的,在兩位兒媳跟前,不知道唸叨多少次了。說得盧珻和羅耶珂是俏臉羞紅,想避又不敢避。
倒是劉備,晚間就寢時,忽然發現一向保守的盧珻變得大膽熱情得許多。往日裡不肯嘗試的姿勢,也強忍羞澀,主動配合劉備。弄得劉備是大為欣喜,興致勃勃,榻間顛鸞倒鳳,箇中滋味不足為外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