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劉岱來找橋瑁,橋瑁就口氣不遜了:“君侯,某錢糧俱缺,兵馬如何聽令?不若君侯調撥錢糧軍餉,某再隨君侯回兗州,如何?”
劉岱當時劍眉一豎,便欲發作,最後還是看在同僚份上,才緩和語氣,道:“元偉,諸君大軍集結,只等你一人,莫要讓我難做才是。”
橋瑁斜著眼看著劉岱,冷笑道:“便是讓君侯難做了又如何?君侯與諸君自去,我為留後,隨後便至。”
劉岱勃然大怒,道:“莫非元偉以為我軍法不嚴乎?”
橋瑁也是個二桿子,當即就拍案而起,道:“某乃東郡太守,須不是你麾下將校!”言下之意,老子也是一方諸侯,不是你掛了個州牧的牌子就可以隨意對我呼來喝去的。
劉岱一言不發,扭身就走。橋瑁也沒當回事,大臣之前,吵架的事還少了去了?便繼續飲酒作樂。
結果第二日回營,便見劉岱集結大軍,於營外讓他自縛請罪。橋瑁被頂上牆角了。其實劉岱也沒想把橋瑁怎麼著,就想著自己新任兗州牧,便有個刺頭。將來不好管理,於是想著立立威。可是文人什麼性子?鴨子死了嘴巴還硬,寧死也不肯認錯的那種。
結果橋瑁熱血衝昏了頭腦,竟然糾集了人馬想和劉岱幹一仗。劉岱大怒,這是當著洛陽滿城文武抽他劉岱的臉呢,犯上作亂,罪無可赦。
一場火拼下來,橋瑁死於亂軍之中。劉岱也沒討到什麼好。被人.疑他的統率力。於是,劉岱表自己部將王肱為東郡太守的奏章,被駁回了。
匆匆趕著回京的曹操,被小夥伴袁紹表為東郡太守,著他即刻回東郡平叛。於是曹操又匆匆帶著人馬,一路煙塵往東郡而去。
劉備出了河南,方進入陳留,就發現,這裡彷彿又發生變化了。沿途之上,逃難之民絡繹不絕,扶老攜幼,有北上,有南下,有東向,亦有西行。而官道兩側,不時可見餓殍倒斃於地。
未等劉備派人去問個究竟,便有餓得什麼都不顧的人,遠遠綴於劉備軍後,一路哀哀:“將軍、將軍,給點糧食吧,給點糧食吧。”
劉備畢竟心軟,不能坐視這些人就這樣餓死,於是長嘆一聲,問荀彧道:“文若,我軍中糧食可足?”
荀彧沉吟一聲,道:“主公,離洛之時,於張讓宅第所得之錢,有一部分已用來購糧。軍中糧草頗豐,然則有大部分糧食是作為主公到青州之後,穩定局勢所用。今若用於此,恐怕到青州之後便會缺糧矣。”
劉備道:“彼等亦為我之同胞,豈能見死不救。文若,先救人,青州之事,以後再說。”
荀彧心中嘆道,主公什麼都好,就是太過於心軟仁慈了。荀彧躬身應下。
只見劉備又道:“文若,救濟之事,你全權負責,再遣人去問清楚,到底發生何事,以致百姓離亂,四處奔散?”
荀彧應命去了,未幾,便見軍士來報:“主公,已打探得清楚,兗州黃巾餘孽作亂,抄掠諸郡縣,而兗州之兵,多在洛陽,故守令不能制。是以百姓四散奔走,或投親友、或沿途乞食……”
劉備聞言,心中頗不是滋味。現在的黃巾賊多是那些活不下去的農夫,為了壯聲勢,哪面大旗威風就扯哪面大旗。而這些原本老實善良的農夫們,為了生存,面對原本和自己一樣的農人,舉起了自己的鋤頭、棍棒……
既然搶劫就能活下去,那還種田幹什麼?於是田地拋荒無人耕種,於是一個迴圈又一個迴圈,以致叛亂不止,人口劇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