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 (1 / 2)

虎牢關下,徐榮、呂布避戰,諸侯除了劉備,也沒一個願意出死力的。於是諸侯聯軍又如在酸棗一般,日日宴飲為樂。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地點而已。

劉備每次參加完宴會回來,便不禁大搖其頭。暗懷異心的,好作清談的,純粹湊熱鬧來打醬油的……看到這群人,就知道大漢徹底沒指望了。

這日,大家又宴會於高臺之上,忽有一小校,飛馬來報:“捷報!捷報!張飛將軍於大谷關擒殺涼州大將胡軫,兵屯大谷,俘虜數千!”

劉備聞訊大喜,好,好!當日遣嚴顏與張飛分兵伊闕與大谷,純粹就是一手閒棋,想不到他二人竟然回報如此驚喜,果然不愧流芳青史的名將!

諸侯罷了歌舞,一個個前來恭賀劉備,部下奪關斬將又立新功。心中著實是不是滋味。這關東聯軍討董,怎麼就成劉備一個人的舞臺了?他孃的,有完沒完啊,出彩的事全讓他一個人幹了!

見眾人嘴上打著哈哈,面上卻是有些不好看。劉備腦子一轉,便知為何。於是岔開話題,笑道:“大谷關既下,虎牢亦不久矣,我料徐榮、呂布等必然退兵。”

袁遺就哦了一聲,饒有興致的問道:“玄德何出此言?”

劉備道:“大谷即為我聯軍所得,袁將軍必然趁勢而北上,到時南路大軍匯聚於洛陽,既有袁將軍坐鎮指揮,又有孫文臺這江東猛虎為先鋒。徐榮與呂布豈敢放任自己後路被斷?不久必有訊息傳來,徐榮呂布必然退兵三輔!而我聯軍入洛,指日可待也!”

袁遺一聽有道理啊,自家堂弟袁術為南軍統帥,此時胡軫兵敗身死,更有何人可阻其入洛之道?一想到袁家子弟可以率先入洛,袁遺就不禁興奮起來,看了劉備一眼,心道,你再厲害又如何?諸侯入洛第一人還不是我袁家人?

心中如此想,袁遺口中卻是附和起劉備來,說玄德說得太中肯太有道理了。諸侯一聽,紛紛舉杯:“為袁將軍賀!為我聯軍賀!”

劉備面帶微笑,舉杯一飲而盡。

回到營中,與荀彧議事,嘆道:“文若,討董之事,無以為繼也。”

荀彧目光陡然黯淡,沉默良久,亦自嘆道:“主公之言甚是,諸侯心懷鬼胎,人心散亂而不思漢德。一心討董,欲匡正天下者,主公、鮑允誠、曹孟德、孫文臺寥寥數人爾。然則鮑允誠才幹不在軍事,曹孟德新敗,孫文臺受制於袁氏……以主公一人之力,欲撼董氏,難矣!”

說實話,荀彧才智過人,早就知道討董終成一場空,從傳言冀州牧韓馥興兵時召謀士言“欲助董氏、欲助袁氏?”便知道,大漢計程車大夫們,大漢的諸侯們,早已經不把天子放在心裡,放在眼裡啦。想起大漢皇室澤被天下四百載,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荀彧便心中隱隱作痛。於是一直在欺騙自己,大漢還有救的,諸董必定是可以成功的。直到今天,劉備赤、祼、祼的捅破了這個美麗的泡沫。

劉備看著荀彧,這個大漢的孤臣,心中亦不好受。說實話,天下沒有人比他更加嚮往太平盛世。這樣的話,他宅在老家,耕讀傳家,或者為一州郡小吏,有著大把的時光陪母親、夫人和孩子,如何不好?偏生讓他生在漢末,這個顛沛流離的亂世。他不去爭、他不去往上爬,死的就是他,就是家人,就是族人……

一將功成萬骨枯,想起他自起兵以來,手中的人頭滾滾,劉備又堅定了心神,暗道,可不能氣餒。於是與荀彧道:“文若,無論如何,洛陽我是要去的。不到最後一步,我絕不言棄!”

荀彧感受到劉備話語裡的決心,心中復又暖和明亮起來。就算全天下的人都背棄了大漢,不是還有主公這個希望嗎?

劉備等接到捷報的同時,關內徐榮和呂布也知道了胡軫兵敗大谷關的訊息。此時兩人便正於府中面面相覷。這訊息太過突然,一時半會兩人還難以消化。

良久,徐榮一聲長嘆,他與胡軫相識很多年了,想不到胡軫竟然這就樣葬送在大谷關。真是時也,命也。

呂布狠狠一拍案几,怒氣騰騰的道:“胡軫也太無用,竟然輕易死在張飛手中,簡直是丟盡了涼州勇士的臉面!”

徐榮嘆道:“不怪他,怪劉備太狡猾。”

也是,誰又能想到,劉備主力在此,竟然還有餘力在伊闕、大谷兩處伏兵襲關呢?呂布一念至此,又是怒火中燒,自己從軍以來,所向披靡,只有在劉備手中,才連連吃憋。真是惱殺人也。

呂布腦子裡全是肌肉,讓他對陣廝殺,他毫無二話,讓他拿主意,卻是毫無決斷,只能抓瞎。於是便問道:“徐將軍,依你之見,我等是固守此關,還是撤兵西返?”

徐榮沉聲道:“南方數關已失,已無人能阻袁術入洛,且相國已西遷。我等再死守虎牢,已毫無意義。到時袁術大軍入洛,再遣一先鋒斷我後路,與關外諸侯相約夾擊虎牢,你我亦免不了胡軫的一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