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誅心,王匡心頭一震,他萬萬想不到,親密的盟友袁紹竟然會懷疑他。王匡只覺得怒火中燒,他一生輕財好義,以俠義聞名,出仕以為,為誅宦官、為討董賊勞心勞力,散盡家財,換來的竟然是盟主袁紹的猜忌。王匡心中又怒又痛,他強忍心神,強抑怒氣,雙目直視袁紹道:“本初,某可是因私損公之徒?”
說完,不待袁紹反應,便大步出門而去。
王匡出了袁府,提劍直至韓融等人所居之處。韓融等見王匡來了,皆上前來打招呼,他等同在朝堂,自然相熟。殊料走近才發現,王匡竟然提劍殺氣騰騰而來。
韓融等人勃然變色,乃道:“公節,汝意欲何為!”
王匡道:“本初欲殺諸公以告天下,他與董賊勢不兩立!”
韓融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心中苦笑,只道遠離了董卓,便是脫離了虎口,想不到來了袁紹此處,又是進了狼巢。時也,命也。至於反抗?面對袁紹的軍隊,反抗除了讓他們像小丑一樣,還能改變什麼?
眾人都是風範肅然之輩,面對生死,亦是淡然。韓融出列道:“公節,我等不欲以亂臣賊子見誅,請稍待,讓我等自死可也。”
名士,自然不能被人屠雞殺狗般拿劍亂砍而死,他們要死,也要死得體面,死得講究。袁紹不是想殺我等嗎?不讓你殺,我們自己死。不得不說,這是非常有個性的想法。
王匡沉默良久,道:“本初有言,韓公可免。”
韓融鬚髮亂舞,怒道:“老夫年過六旬,豈受小兒輩之垂憐!”
王匡喚過左右,吩咐道:“看信韓公,若韓公有事,爾等族誅!”
又對韓融道:“韓公可死洛陽,可死天下各處,惟不能死我河內。還望韓公見諒。”
說完王匡便不再管韓融,卻是把目光看向了胡毋班,他的妹夫。他眼眶發紅,鼻子發酸,幼時他與胡毋班結交,遊學,最後把妹妹託付給此人。如今,卻要輪到自己來終結他的性命了麼?這一切,是否是值得?
胡毋班見王匡神情酸楚,眼中淚水漣漣,心中怨懟之氣頓消。他瞬間明白,自家舅兄必然也是為勢所迫,否則又豈能不保下自己?
於是胡毋班上前拜道:“公節,袁紹害我等於此,此何悖暴無道也?僕與董卓何親戚?義豈同惡?袁紹張虎狼之口,吐長蛇之毒,恚卓遷怒,何其酷哉!死者人之所難,然恥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靈,當訴袁紹於皇天。公節,其人不可與之同謀,還望你善自珍重!我膝下兩兒早夭,如今止有兩女,乃君之甥,我死之後,還請勿令其臨我之屍骸,公節我去也!”
王匡聞言,為之泣下。
未幾,有僕來報,少府陰循,執金吾胡毋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自盡於居室。王匡心情沉重有如墜鉛,沉默良久,一揮手,道:“好好收殮屍首,勿得損傷。”說完,便神情蕭索的獨自離開了。
袁紹聞王匡親自逼死諸人,長嘆道:“公節,休怪我心狠,不如此,豈能堅你我討董之心志?”
袁紹知道,此舉把他和王匡逼上了絕路,自己從此之後,便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那麼,便斷絕其他心思,全心全意的掀翻董卓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