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 (2 / 2)

眾將領命,一個個魚貫而出。

孫堅走在最後,他看董卓向來不順眼,這次董卓胡言亂語,動搖軍心,他也顧不得許多了。便向張溫道:“董卓不怖罪而邸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

這是要張溫下手了,張溫想了想,道:“董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張溫想得很透徹,董卓名震西涼,到時兵進涼州,還要他這個本地土著配合呢。殺了西進就沒依靠了。

孫堅又勸道:“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雲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未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幹。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

張溫思來想去,最後還是不忍,決定以大局為重。於是對孫堅道:“君且還,卓將疑人。”孫堅拿張溫沒辦法,只好起身而去。

劉備這些日子,對董卓也做了個大概的瞭解。覺得董卓做一個武將,大抵還是能夠合格的。至於說董卓驕橫,歷代以來,哪個武將不驕橫?董卓如此,不過是自仗武勇軍功,覺得張溫鎮不住他罷了。要是張奐、皇甫嵩、朱儁等在此,他敢如此?軍人還是挺簡單純粹的,只認軍功勳章,不認你曾經做過多大的官。

其實不管哪個時代,軍方都是眼高過頂驕橫得不行的。哪怕是封疆大吏,說不睬你就不睬你。這樣看來,董卓還是挺可愛的。董卓後來成事,只不過是京師的人辦事太蠢,讓他看到了大漢朝廷的腐敗無能,助長了他的野心而已。野心誰都有,權力誰不愛?換劉備到董卓那個位置上,劉備也要這樣幹。

不過,劉備決定,儘可能的找機會,阻止董卓入京。這傢伙就是一粗漢,啥也不懂,毀了太多的東西了。結果作威作福了一陣子,還是免不了敗亡。因為他始終就沒有抓住重點,沒有士大夫群體的配合,他一個軍將,如何能夠掌控朝廷?只不過是痴心妄想罷了。

至於陶謙,劉備對這個史書上的恩人,也觀察了一陣。不過也沒太多結交的意思。陶謙屬於大器晚成的,快五十的年紀了,還在軍中。不過,到後面幾年,才是他人生的巔峰,他會因徐州黃巾禍亂,而出鎮徐州。最後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

其實劉備最感興趣的是孫堅孫文臺。孫堅著實是個有本事的,人長得帥不說,手上功夫也棒。雖然死得早了點,但架不住人家養了兩個好兒子呀。

小孫策今年也應該十一歲了吧。其實劉備很想知道,孫堅長期在外,兒子放家裡散養,怎麼就養出個孫策和孫權這麼牛的孩子了。這也未免太神奇了點。孫權還好,孫策的武力值,簡直就是驚人吶。

於是這些天,劉備一直在和孫堅拉關係。心想到時孫堅要是死了,小孫策無依無靠,讓他來投自己這個世叔得了。然後為自己效力打天下,就不要去割據江東和自己爭了,這樣多累。

劉備的行動,還是有些成效的。畢竟劉備雖然年輕,但名氣在那呢。這頭上光環,比孫堅的耀眼多了。而且劉備資歷那也是足足的,縣令、太守、東中郎將等職務,都是孫堅沒有經歷過的。所以劉備要接近孫堅,簡直是再容易不過。最關鍵的是張溫帳下諸將,也就孫堅和劉備年歲相近。孫堅只大劉備六歲,不比其他人,都比劉備大一輪以上,沒話題有代溝……

孫堅出了帥帳,沒有回自己的營地,反而到了劉備帳中,來向劉備訴苦了。

孫堅一進帳,見了劉備,便道:“玄德,今日董卓那廝,對張車騎太過無禮,玄德為何不阻之?”

劉備笑道:“文臺兄,兩軍臨戰,用人之際,張公豈會處置董卓?且看罷,張公心中自有計較,待涼州事了,必有動靜。”

孫堅尤自不平,道:“不斬董卓,如何服眾?”

劉備心想,孫堅三十歲了,在政治上還挺幼稚啊。不過轉念一想,孫堅之前只擔任過幾任縣丞,從未任過郡縣守令之正職,然後黃巾大亂,他就以佐軍司馬的身份入了軍中,一直到現在……也怪不得他有些事情看不透。

於是劉備便道:“文臺兄,張公乃一軍主帥,他的眼光所及,自然要比我等更長遠一些,所慮也會更多一些。比如斬了董卓,他部屬的反應。斬了董卓,涼州與他相交好的諸豪傑反應……如此種種,是以張公目前暫時置之不理,一切以大局為重。要到涼州事了,才有可能發作。”

說到這裡,孫堅才有所悟。兩人又閒話一陣,孫堅才向劉備告辭,徑返軍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