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 (2 / 2)

就是說涼州系的叛將們,也包括後來的董卓、李催等人,一個個都是目光短淺之人,根本就沒想過要稱雄天下。只想著混日子。衛覬說得很準,所以這些人,一個個的轟動一時之後,也就迅速敗亡。

張溫聽劉備一說,仔細一想,似乎自從三輔入寇的訊息傳來,涼州賊就一直待在三輔而沒有向東再進一步。雖然有皇甫嵩在這鎮守。但若說除了皇甫嵩這裡,他們便找不到一條進入司隸的道路,張溫絕對不信。

董卓、孫堅、陶謙等人也來觀看。這一看,越來越覺得劉備說得有理,為什麼,把涼州叛軍的分佈位置搞清楚了就明白了。

十數萬涼州軍,要是有心入司隸的話,早就打進去了。可是現在他們卻東一堆、西一堆,不但軍隊分得散,還拉得老長,從雍縣一直到長陵,數百里路距離,都有叛軍的影子。這也太誇張了吧?不是為了抄掠錢財,為的是什麼?

張溫便道:“既然如此,玄德有何想法?”

劉備沉吟了一會,道:“既然確定涼州賊為的是錢財,那就可以針對性的調整我方軍力了。鎮守後方的兵力可以不用太多。然後我等諸軍可以分作數路,遇弱時直接破賊,遇強時合軍一處,再依董、孫、陶三位將軍之意,穩步推進,我軍必勝!”

劉備儘量的在避免得罪人了。而且他覺得提出分兵的建議,一定符合眾將的胃口,無他,武將貪功而已。

知道了涼州賊不是在一塊,他們一個個都是心高氣傲,自負得不得了的人,又如何肯放過這個立功的機會?

果然,劉備此言一出,下面董卓、孫堅、陶謙等人便向張溫一拱手,道:“劉將軍言之有理。”

張溫只要眾將服從,他也懶得在軍隊如何行軍上去爭執,反正見了賊軍開打就是。於是著眾將各引其部,分頭並進。而他自領皇甫嵩之軍及自己部曲,於後策應。

三輔之地,為西漢歷代帝王陵寢所在。十一座帝陵,如今被叛軍攪得不得安寧,這裡躺的,不僅有皇帝的祖先,也有劉備的祖先。是以,皇帝的憤怒,劉備也感同身受。不說此時了,就是千年以後,自家的祖墳被人動一動試試看,搞不好也要動刀子。

各帝陵都還是有軍隊的,由陵園令及麾下校長掌握。這些部隊,就是用來防止外人進來以及盜賊的。兩漢時的盜墓賊早就有了,這幫人,素來膽大包天,要是再看守得鬆些,帝陵他們也是敢下手的。

後來的董卓,退回涼州的時候,沒錢不就把帝陵都掘了麼……

可惜陵園令手中的這點兵,給涼州賊塞牙縫都不夠。好在叛軍還有敬畏之心,此時都在外圍搶劫,還不敢對帝陵下手。可是他們又好擔心,生怕外面那些賊子亂闖進來,不說掘墓,就是搶了幾件祭祀的器物,那也是不得了的大罪。

第一戰,在霸陵附近的掫城爆發了。霸陵,裡面安歇的是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賊將領了數千人,正在縱橫左右村寨。他只覺得首領帶他們入關中的這個決策無比正確。留在涼州那苦寒之地做什麼?缺衣少食的,他好久未曾吃得這樣飽過了。還是關中好啊。

可是,以他那簡單的頭腦,卻從未想過,只知道殺戮和破壞,而不知道建設。等關中搶完了,殺完了,他們又該往哪裡去呢?

涼州兵,便真的可以縱橫天下了嗎?

或許,他會回答,管那麼多做什麼,今天有得吃,明天有得吃,後天有得吃,就行了。再遠的事,到時再說。

與叛軍相遭遇的,是孫堅孫文臺的部隊。他所帶部曲,都是淮泗好漢。一個個精壯得嚇人,論起戰鬥力,絲毫不弱於涼州。

這也是他兒子孫策日後得以縱橫江東的資本。

戰爭一爆發,便直接進入了高,潮。

感謝書友初唐王勃的打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