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 最後寧靜 (2 / 2)

劉備對於沒有抓到太平道的賊眾倒是不以為意。黃巾起義乃大勢所趨,他沒法也沒能力阻止,只要別在他的治下搗亂就行。這一番行動,倒是把往日裡為非作歹的城狐社鼠給抓了不少。引得無數百姓拍手稱好。

劉備又致信一封給荀彧,信中說:“文若吾弟,今天下之間,妖邪橫行,而州府不能制。又有太平賊道,四散謠言,惑亂人心。吾意以為,數年之內,天下必亂。而穎川臨近京師,人口眾多,物產豐富,乃四戰之地也。天下若亂,必受其擾。莫若盡遷宗族以避禍。愚兄桑梓之地,外有山川之險,內有壯士鎮守。青山秀山,奇石急流。或可為賢弟耕讀安居之地。料以文若之智,必有決斷……”

第一個意識到穎川是四戰之地,天下一亂必受侵略的就是荀彧,劉備用荀彧的話去說荀彧,想來他必有所觸動吧?要是真能把荀文若忽悠到樓桑去,他就別想逃脫自己的五指山了,哈哈哈哈哈,劉備得意的想道。

荀彧還沒出仕,正宅在家中,接到劉備書信。拆開一看,一拍大腿,興奮的道:“真乃英雄所見略同。”原來他心中隱隱約約,就覺得最近幾年不太對勁,這天下就像一座沉默的火山,在爆發前夕正默默的醞釀能量。然後在合適的日子,砰的一聲,就會地動山搖。懷著這種對未來莫名的恐懼,荀彧屢拒徵辟,蹲在家裡整天研究天下形勢。

劉備書信一到,簡直就是撥開雲霧見天日,一下子就讓荀彧明白過來。可是明白是明白了,想要遷移宗族,卻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遷移宗族就跟皇帝遷都一樣,當然,後者更為艱難。反正不可能是他這個才二十一歲的年輕人能說了算的。

就在荀彧為了遷族而長吁短嘆的時候,河東解縣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殺人事件。

關羽,字長生,父祖世為解縣富戶。父親信奉老莊,故為子取字長生。希望愛子能如老莊般天性清靜,瀟灑自在。誰曾想自個兒子偏生是個皮猴子的命。小時候在家門口的大樹下聽老人講古,說到先秦至漢初,縱橫一時的刺客遊俠時,一下子就給迷上了。怎麼勸也勸不過來,死活鬧著要習武。

關父大怒,遊俠是什麼,他飽讀詩書自然知道,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太史公又說:“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這些人都是一些亡命之徒,不遵守法律,卻重然諾輕生死,隨便為了友人或恩主的一句話便可舍了性命。他哪裡肯讓自己愛子學武,若學了武,直接跑去當遊俠兒去了,讓他怎麼辦?自然是不肯。

關羽在家又哭又鬧,撒潑打滾。還是祖父憐惜孫兒,逼著關父答應了重金聘請名師來擔任教習。如今遊俠也不好混。要路見不平撥刀相助、要穿衣要吃飯要路費,而劫富濟貧的事又不能常幹。不然引起官府注意就麻煩了。於是所謂的遊俠,基本上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流竄作案。自古窮文富武,而關家頗有財力。拿著關家的錢財吃著關家的飯菜住著關家的房子然後唯一要做的就是整天虐關家的孩子。天底下居然還有這等好事!於是無數自命不凡的拳師劍客洶湧而來。關羽天姿過人,又用心肯學。在武藝一途上自然是進展過人。沒多久,就打得他的師傅們無顏再待,羞愧而去。

關羽年少輕狂,口出狂言打遍河東無敵手。卻不想引出一個高手,三兩下讓關羽折服,納頭便拜。無名高手悉心指點關羽一年,然後笑道:“如今勉強可以打遍河東了。”然後飄然而去,不知所蹤。自此,關羽便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整日裡老老實實待在家裡讀書練武,與一班俠客劍師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是探討技藝,便是談論天下好漢。日子過得悠閒痛快。

若是這樣繼續下去,關羽這一生或許就這麼平淡的過去了。哪有後世的義絕關二爺。俗話說得好,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卻說當今天子雖然愛財,卻也取之有道。他貴為天下之主,從不屑與民爭利。不漲田租,不漲算賦,不另立名目開徵亂七八糟的稅。他只利用自己掌握的資源,為自己謀取暴利。皇帝的資源就是官職。大到三公,小到縣長。明碼標價,童叟無欺。這簡直就是無本買賣。天下還有比這個更能來錢的事嗎?

再說了,這是一種資源共享,天子賺錢的同時,也給予了一部分人光明的希望,通達的前程不是?而且天子體貼人心,害怕有些人既想當官又付不起費用。他用別具一格的思維和眼光,領先世界千年,率先推出了分期付款的業務。就是你若要買一個官做,可以先首付多少,剩下的在你的任期內支付完畢即可。此法一出,官迷大喜,社會一片和諧。

而河東解令,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獲得官職的。

感謝江湖過客,,,,,兄臺的打賞,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