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叉開話題,笑道:“來來來,且隨我去莊園看看,我倒是要瞧瞧,你口中的佳釀是甚滋味。”
劉備聞言,不禁老臉一紅。昨晚喝得有點高,一時興起,便說了那麼幾句不合時宜的話,好像是說這酒不行?想不到卻被張博給記心裡了。
他只喝得出酒的度數高低,又哪裡懂得釀酒了。卻不曾想張博卻一直記在心裡,今天死活要帶他去張家酒坊。也是,好酒的就沒幾個不會自釀的。曹操能寫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也能向漢獻帝呈獻酒方。
如何把低度酒變成高度酒?劉備心想要是有網路能擺個渡就好了。跑到張家別院,進了酒坊,一看,百十號人忙得熱火朝天,張博帶著劉備走馬觀花,指著這個說是幹嘛的,指著那個說是幹嘛的。一圈下來,劉備看得頭暈眼花,啥也沒記住。他哪裡知道那些瓶瓶罐罐,大桶小桶是幹什麼的。他就隱約知道釀酒工藝發展到後來,都少不了蒸餾這一道工藝。不過這裡看了看,彷彿沒有看到用來蒸餾的器具。
於是便道:“叔父,昨晚乃是醉言,還望見諒。不過今次我看了一遍,心中約有所得。叔父也知小侄精於格物。予以為,水與酒,乃不同之物質。不若先以火煮之,且看如何。”他沒辦法向張博說酒精的沸點比水的沸點低。還不如直接用火一煮,簡單明瞭。
張博也是個說幹便幹的人。便命人抱來一桶酒,一桶水,倒在一個大鍋裡,下面用火一燒。不一會,就先聞到隱約的酒香了。這時候的谷酒,裡面還偶爾參雜些果子。味道很不錯。
劉備在旁邊就開始說了:“果然,酒先沸,否則不至於有有酒香,而是無味之水汽了。”張博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人,水燒開之後的水汽他自然是知道的。於是點頭稱是。
然後劉備就道:“酒與水,雖然為不同物質,然酒中亦有水。水多,酒味則淡,反之,若水少,酒味必濃。”聽到這裡,張博眉毛一挑,目光開始亮了起來,神色也隱含期待。
便見劉備道:“若把酒制於鍋中,以大火煮之。酒受熱而蒸發,水依然殘留。而上方籠罩一物,以吸納酒氣,待冷卻後再行收集,必為濃酒。”蒸餾器他沒見過實物,但大概也知道原理。要是有材料,他也能做一個簡單的出來。可是現在他只能動動嘴皮子說一說。
不過,他把原理已經說得如此明白,張博要是還不清楚,那也就太失敗了。張博不懂氣態液態,但他見過,也知道如何做。劉備一說,張博腦海裡就開始想了,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越想越覺得可行。
張博不由哈哈大笑起來,道:“玄德,若我張記釀出新酒,你定是第二個品嚐到的!哇哈哈哈哈哈,老子發達了!”說完已經擼起袖子指揮人幹活去了。
劉備見張博已經陷入釀造新酒壟斷市場大發橫財的幻想中,不禁搖頭苦笑,悄然退了出來。
回到樓桑,劉備喚來黃忠,嘆道:“漢升世之豪傑,不思報效天子,奈何甘居我下?備實不願以恩挾漢升。”
黃忠在黃敘好了之後,便在樓桑安了身,還回了老家南陽一趟把自家婆娘也給接了過來。然後一付以劉備家將自居的派頭。讓劉備回來知道後是哭笑不得。不是他虛偽,一次又一次的把黃忠往外推。而是他覺得,一根人參,順手之勞的事情,就像他後世經常扶老奶奶過馬路,撿到錢交給警察叔叔,去社群做義工,看見災害就捐款一樣。實在是值不得黃忠如此。這樣他會覺得受之有愧。再說了黃忠遲早都是他的人,何必讓人誤會他有挾恩的嫌疑呢?
然則對黃忠來說又非如此。正所謂彼之蔽草,我之珍寶。劉備一根參,不止是救了黃敘一命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後嗣的香火,不會無顏去面見列祖列宗。只是劉備不知道罷了。
黃忠回道:“主公謬讚,黃忠一介武夫,只知好勇鬥狠,又怎當得豪傑之稱。主公年方弱冠,已聲聞海內,名震公卿。黃忠亦知主公素有匡扶天下之志,否則怎有為萬世開太平之豪言?今天下洶然,百姓不安。而天子寵信奸佞,百官怠政。主公先有除蝗之策,後有防疫之功。詣闕鳴冤,高歌正氣;益州平叛,摧鋒破敵……黃忠每思至及,心神激盪。此正乃大丈夫之所為也。黃忠願附主公尾翼,為主公之馬前卒,助主公掃蕩群邪,濟世安民。還望主公不以黃忠愚昧,憐而納之!”說完,黃忠納頭便拜。
劉備沉默良久,他想不到黃忠這麼一個表面粗獷的漢子,內心還有如此細膩的一面。原來自己的所作所為,人家都打探得清清楚楚啊。那麼說來,黃忠是真心誠意要認主了。那還說什麼,高高興興的收下吧。否則就成逗比了。於是劉備扶起黃忠,凝重的道:“卿不負我,我必不負卿!便請漢升助我一臂之力,以匡正天下!再興大漢!”
“匡正天下!再興大漢!”熱血在兩人胸中不斷澎湃。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