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皇劉備> 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 (2 / 2)

親通道:“將軍不走麼!”

李大眼慘笑道:“走,走得了麼?到了南陽還不是要與官軍廝殺?天下之大,我又能往何處去?”

罵走親信,李大眼退入府中,高罵幾聲賊老天,然後舉火自殺。劉備正率眾追殺,忽見城中濃煙滾滾,不由大驚,道:“快去探來,莫燒了府庫!”

不一會,有小校來報,言賊首李大眼於家中舉火自盡。劉備一陣無語。眾賊見頭領已死,一個個便充械停止了反抗。

還有一部人馬,出了北門,一路往襄陽而去。

劉備之前還在替黃巾感傷,見了津鄉所存錢糧,又不禁大怒。黃巾不事生產,所得皆為掠奪。這如此之多的錢糧,卻不知害了大漢多少良家,使多少人家破人亡。

津鄉既定,劉備又遣數將,分赴各地,於是華容,當陽等地一一光復。未幾,除了襄陽之外,南郡全境皆被劉備所掌控。

此時襄陽一部黃巾,屯軍阿頭山,與襄陽城互為犄角。又有漢水天險,易守難攻。劉備思來想去,決定放棄攻打襄陽城,休整大軍後兵進江夏,而後平定南方數郡。最後合兵直取南陽。反正按目前所得資訊,南陽還撐得住。

卻說皇甫嵩與朱儁各領一軍,進逼穎川,欲解京師之急。卻不料黃巾賊勢正盛,朱儁竟被波才、彭脫等擊敗。朱儁一想,自己兵精而少,只怕不是黃巾敵手,既然蛾賊勢大,不如還是與皇甫義真合兵一處罷。於是與孫堅一道,引了兵直往長社而來。

皇甫嵩兵據長社,與朱儁兵合一處。正商討方略,忽聞報波才、彭脫等率了大軍前來,把長社團團圍住。

皇甫嵩與朱儁等出營觀陣,只見城外黃巾漫山遍野,旗號無數,望不著邊。不由嘆道:“賊勢如此,不可敵之鋒銳也!”於是閉門不戰。

孫堅見己軍士氣衰落,便勸道:“將軍,若一直閉門不戰,軍心盡喪也。”於是旬日間,眾人各領了將領於城下廝殺,互有死傷。

皇甫嵩等出城搦戰,鬥得一陣,見勢不妙便退入城中。長此以往,漢軍士氣竟有所復。士氣真的是一個奇怪的東西。一軍之主要是表示出不怕死的氣概,大抵軍中兒郎也不會有什麼畏懼的了。要是一軍之主軟弱退縮,軍中便必定人心紛亂。

皇甫嵩每日搦戰,卻又暗地寫了援書,命甲士疾馬送往京師不提。

倒是盧植在冀州,打得張角連連敗退,收縮兵力,退守要塞。

漢軍主力已經全在這了,荊州、穎川、冀州三大戰場。至於幽州,東郡等地黃巾,朝廷已經無能為力了,好在天子已經下詔讓各地郡守自行募兵抵禦,否則形勢將更為混亂。

鄭玄在東萊,劉備曾有書信來,讓鄭玄避禍樓桑,或至自己軍中。奈何鄭玄不肯。結果東萊黃巾大起,想走也走不了。幸好黃巾賊畏懼鄭玄名聲,也知道他無油水可撈,便也不來騷擾。

劉備兵進江夏,大軍到處,所向披靡,一路收降無數。剛定江夏,表奏朝廷,便有使者疾報,張曼成陣斬南陽太守褚貢,攻破宛城。

劉備腦袋轟然一聲,自己前番書信往宛城,囑咐又囑咐,據守待援即可,千萬不可出城與黃巾交戰。事情為何如此?

卻原來褚貢見劉備光復南郡,兵進江夏,所到之處,凱歌高奏,便眼紅心熱,動了心思。以為黃巾賊就算人馬眾多,卻也不過如此。若非不堪一擊,那劉備劉玄德緣何屢戰屢勝?

人總是自負的,總以為自己不比別人弱。褚貢便是如此。他乃歷年老臣,見劉備這個小年輕屢立戰功,又如何坐得住。閉門避戰雖然可以守住宛城,可是守土本來就是自己之責,又有甚好說的。不若募了勇士出城,擊破黃巾賊子,立下殊功,說不好日後論功行賞,自己也能撈個侯爺做做。

想到美妙處,褚貢便再也不願等了。不顧左右苦勸,一意孤行,執意要出城與黃巾交戰。張曼成率了十萬餘眾,攻城攻得累死了,見褚貢出城,不由大喜,正中下懷。於是先虛敗一陣,再誘褚貢來追。然後待褚貢離宛城漸遠,不可能再逃脫了,於是一聲令下,黃巾賊眾便把褚貢團團圍住。

張曼成陣斬褚貢,漢軍精銳全部戰歿。

劉備得報,不由大怒,罵道:“蠢材死則死矣,害我漢軍精銳,害我宛城百姓!簡直死有餘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