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行直趨城外,見了張飛等,不由大喜道:“賢弟來得正好,我於營中,收拾兵器,正恨無馬可乘,真天佑我也。”
卻原來張飛一行,還驅了數百匹北地良馬而來。張飛輕巧的翻身下馬,施了一禮,笑道:“卻是子敬叔父聞兄長拜將募兵,便託了中山蘇、張二位叔父,為兄長籌備了些馬匹,讓我等一路驅趕南下而來。”
劉恭當年為了蘇、張之事,遠赴扶余,事情完美解決之後,三人感情更篤。這次幽州黃巾也起,商途阻隔,於是蘇、張二人索性把這些馬匹轉與劉恭,反正養在家中每日也要消耗馬料無數。
劉恭又與黃忠、簡雍一一敘話。最後,走到關羽跟前,欣然道:“這位便是河東關壯士罷?”關羽這賣相,果真是好。眉梢眼角皆顯英豪之氣。
關羽一打量,見身前之人比自己略矮,一身儒雅卻偏又氣勢凜然,笑容親切,眼蘊神威,知道這人便是自己以後的軍主,名揚四海的劉備劉玄德了,當下也不多言,抱拳一拜,道:“河東關羽,拜見主公,亡命之徒,還望主公不以羽卑鄙,憐而納之。羽願為主公效死。”
有漢一代,養士之風仍然不絕。關羽亡命江湖以來,託庇樓桑時日已久,早就以劉家門客自居,如今見了樓桑劉家當之無愧的話事人,自然是納頭便拜。
劉備一把扶起關羽,道:“雲長何出此言哉。我等大好男兒,因緣際會,聚於一處。便當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此乃備平生之志也,當與諸君共勉之!”
張飛、黃忠、簡雍以及嚴顏,關羽均轟然應諾:“某等願追隨主公一道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於是便入太守府中,設宴置酒,痛飲一場。劉備得關、張、黃、嚴四將,又有簡雍在側,喜不勝喜,飲得多了,不禁大醉一場。
第二日,劉備引了眾人至軍營。關羽張飛黃忠等見了劉備軍士一個個列陣校場,宛若石俑,動也不動,一股森然氣息瀰漫。不禁心中暗贊,主公果非常人也,短短時日,士卒便訓練有素。兵挑將,將挑兵,眾人自然是一個個磨拳擦掌,心喜不已。於是劉備便命黃忠、關羽、張飛、嚴顏、沙摩等五人為軍中司馬,各領一部。嚴顏兼掌軍法,簡雍為軍中書記官兼糧草官。職責已定,劉備便又正色道:“既在軍中,便須守軍紀,若有敢犯我軍令者,無論親疏遠近,必定不饒。”
劉備板著臉一字頓極其認真,饒是眾人膽大,心中也不禁有些發寒。
一切收拾妥當後,一聲號砲,三通鼓響,大軍如潮水般湧出營外。關羽為先鋒自領一部於前,斗大的劉字號旗迎風飛舞。關羽跨坐於馬上,手提長刀,顧盼自雄,心道,大丈夫生於此世,當縱橫天下,名留青史,這才不枉此生。現在,新的人生路程開始了。
劉備自領中軍,嚴顏壓後,大軍一路出了江州,城外無數百姓士紳垂淚相送。蜀中子弟出征,歸來又能有幾人?
一路出了巴郡,到了荊州地界。劉備便令七千子弟紮營歇息。而後命眾將於中軍帳議事。此時荊州七郡,長沙、南郡、江夏先後陷落,可謂一州之精華盡喪敵手。至於武陵、桂陽、零陵三郡,雖有黃巾,便地處偏遠,劉備暫時還沒空去管。最最要緊的是,此時張曼成就率了數萬精銳在南陽郡肆虐。
南陽郡,離洛陽七百餘里,緊鄰司隸,三十七城,近六十萬戶,二百餘萬人口。可以想象,若南陽全境落入黃巾之手,京師將受到怎樣的威脅。
劉備仔細分析過黃巾軍的戰略,就是拼命的佔據中原腹地,然後不管不顧的向京師進軍。若是在朝廷沒有反應過來、內應還在的情況下,或許能一鼓作氣,攻入京師。可如今洛陽城內應死絕,人人談黃巾色變的情況下,還不停下腳步,消化戰果,還埋頭往京師猛衝,這就是在犯蠢了。京師周圍八關,都有禁軍嚴陣以待,虎視眈眈。在這沒有遠端炮火覆蓋的情況下,去攻這險惡關隘,不是找死是幹什麼?
而南陽,天下精華之所在,郡治宛城也是天下有數的雄城。張曼成在南陽攪得天翻地覆,攻宛數次而不能下,卻仍然戀棧不去,在劉備看來,已經是蠢得無可救藥了。
商討了一陣,眾將的意思,是直趨南陽,擊破張曼成,破宛城之危。劉備卻搖頭,表示不同意。
劉備道:“我兵少,賊兵多。破賊易,剿滅難。若先破張曼成,而後其率殘部退入汝南或江夏,又可捲土重來。若此,則成拉鋸之勢,如此一軍疲命,何日能平荊州?依我之意,先定南郡、江夏,隔絕大江,使張曼成部除汝南之外,無處可逃。而後再聚大軍,一鼓而破之。張曼成可授首爾。”他還有個心思沒說出來。他總領荊州,只要張曼成不南逃入荊州其他郡縣,他往東竄入汝南郡,隨他之意好了。他無所謂,平定荊州之後,若汝南黃巾未定,他一點也不介意再領軍去豫州掃蕩一番,除了可以練練兵,荀彧還在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