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坐在帳中,看著大帳裡的幾個校尉,老的老,少的少,心中怒火騰騰,混帳,三郡居然就給我派這些人來統兵?莫非到了戰場之上,還想讓我親自衝鋒陷陣不成?
轉而又強抑住怒火,冷冷道:“王師已集,即日發兵,誰敢為我軍前鋒?”帳中諸將一聲不發,來時太守都有吩咐,要聽劉備的吩咐,但也不要主動爭功,因為他們都不看好這次平叛。眾將心中深以為然,戰陣之事,交給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夥子,成什麼樣子嘛。他們不敢冒險,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若是見勢不妙,還是第一個開溜保住小命為好。
劉備見無人敢應,冷笑一聲,正欲說話,便見最後面閃出一個年青小校,英氣迫人,抖擻精神上前道:“稟軍主,不才嚴顏!願為軍主前鋒!”
嚴顏身前一個老軍頭張珓回頭瞪了嚴顏一眼,壓低聲音道:“嚴守正你這個小混蛋,幹什麼呢?快給老子退回去!”嚴顏乃他故交之後,少年便以勇烈俠義著稱,這次聽說朝中來了御史中丞徵發大軍平叛,他便把嚴顏帶了來,任以軍司馬之職,想帶他順便撈份軍功。誰曾想到了之後,情況急轉直下,御史中丞蕭瑗老夫聊發少年狂,孤舟一葉下江州去單身說降去了,軍中諸事悉付予帥案後的那個年青人。張珓就不安了,多年的老軍伍了,他知道沒有一名有威信的將帥鎮著軍隊,後果是很嚴重的。劉備固然有大名,固然是朝廷委派,但他年紀太輕,這就是天生的缺陷,沒有誰會相信一個如此年輕的人能統領好一枝大軍,而且還是去平叛。沒有誰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給一個不熟悉的不值得自己信任的人。所以他見嚴顏冒頭,很不高興。這小子還是太冒失,膽大包天,這當先鋒豈是好玩的,這是去打仗,萬一失利,劉備惱羞成怒,他就敢砍了你的腦袋。
嚴顏正是渴望著建功立業的熱血年紀,他少讀兵書,弓馬嫻熟,如今入了軍伍,又哪裡肯放過這個表現的機會。若不是眾人皆沉默無言,哪裡輪得到他?更何況,軍主又豈是簡單之人,從他以往種種事蹟便可得知,再說了御史中丞蕭公若不是相信軍主,如何又肯以一軍相托。暗暗打定主意的嚴顏眼中閃著異彩,這次機會可一定要抓住了。
劉備見有人主動應命,心中大喜,待聽得是嚴顏,不由一愣,是那個史上寧死不降、說斫頭便斫頭的嚴顏麼?抬眼看去,卻是一名英姿勃發的小將,濃眉大眼的很是精神。心中便笑,蜀中大將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只有張任和嚴顏,但想來他們還年輕著呢。這個嚴顏是不是那個嚴顏自己保持關注即可。大戰在即,不能再分心。
當下劉備便道:“嚴顏,你自引部曲為我軍先導,逢山開路,遇水布橋,沿途負責打探資訊,若遇敵,不得擅自交戰!”
嚴顏領了將令大聲道:“末將得令!”
先鋒既定,劉備也沒有其他好吩咐的,只是一一把任務都派了下去。諸將在帳中聽了,不覺愕然,劉備看來不像是個生手,倒像個混慣軍伍的。一樁樁軍務在他手中,井井有條,絲毫不亂。後來又想起劉備曾跟盧植往廬江平叛。可是那時他才多點大?老軍頭們心中驚訝,做事無形之中又嚴謹幾分。
劉備出了大帳,翻身上馬,在一眾將校的陪同下閱兵。校場黑壓壓擠滿了人,所謂的精兵,也就是身強力壯有膽色,能披甲持戈殺人罷了,要想談什麼軍紀,談什麼佇列,那是妄想。劉備好歹心裡早有準備,看見校場上站得七歪八扭的佇列也不在意。除了涼州,天下無事多年,誰吃飽了沒事幹養支部隊天天搞訓練啊,這部隊一訓練,各種消耗就上去了,後勤哪裡跟得上,沒有國家負擔,誰養得起?所以國家都不養兵,把郡國常設兵都給免了,哪裡有叛亂了,再臨時徵募百姓組建隊伍去平叛,打完就解散,絕不拖沓。
劉備想了想,算了,反正比誰人多,誰不怕死就好了。其他的也懶得說了,就強調下軍紀好了。他也沒有按照兵書上的照說,那些動不動就要斬的,太多了。
“不聽號令者斬!”
“殺良冒功者斬!”
”凌辱婦女者斬!“
“洩漏軍機者斬!”
“擅自逃離者斬!”
能讓這幫烏合之眾做到這幾條,劉備已經心滿意足,謝天謝地了。五斬令一念完,劉備便抽出佩劍,用力一揮:”出發!“在鼙鼓動天地聲中,一馬當先,率了軍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