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原本有些趁機的場面迅速變得熱鬧起來,鹽田中結晶出鹽的速度也驟然加快。
一來是水分在持續蒸發,導致海水中的鹽分結晶析出。
二來溫度已經達到一天之中的最高點,開始緩慢下降,導致海水中鹽分的溶解度開始降低。
這樣一直到下午五點,鹽田中便可清晰看到一層厚厚的潔白的鹽。
“成了,公爺,咱們成了!”
“鹽,好多鹽,好多雪白雪白的鹽!”
“鹹,一點都不澀,刺史您看!”
“……”
下午五點的太陽已經不怎麼熾烈,晚風自海面吹來,夾雜著淡淡鹹溼的水汽,更是涼爽宜人。
場面卻愈發火熱,總面積將近一平方公里的鹽田上,人們歡呼雀躍,笑聲載道。
陳遠抓了一捧,挺細膩的,也很均勻,自指縫中流出宛如指間之沙。
潔白度也很高,感覺跟現代社會吃的都沒多少區別。
味道還不錯,是比較純正的鹹味。
這也是比較正常的。
海水中固然還有氯化鈉之外的東西,以至於海鹽容易發苦,發澀。
可實際上,只要不把海水完全曬乾,熬幹,那麼絕大部分雜質都會繼續留在海水中。
因為相比氯化鈉的含量,海水中其它雜質含量都很低,想要達到飽和甚至過飽和的程度並不容易。
便也不再等待,當場發放“戰靴”,木耙,木掀,收鹽。
不怎麼多。
就馬馬虎虎收了個三千多斤,然後隨便分一分,回頭自己想辦法乾燥,整個開工儀式便算大功告成。
各村寨也十分配合。
轉天上午,兩族每個村寨十個總共兩百加的勞動力便到了,有男有女,皆青壯。
鹽場的曬鹽工作也在幼孃的帶領與主導下正式拉開帷幕。
陳遠閒了。
搞定一樁大事,他給自己放了個假,帶著永嘉長樂到李淵處探望,又好好玩耍了一天。
緊跟著直升機升空,直飛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