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笑道:“當然有啊,我那鹽場已經在出鹽了,預計一年可出鹽兩千萬斤……”
“等等,多少?”當場李二就傻了,陳遠建鹽場的事情他知道,可也僅限於知道。
對於鹽場的產能,他是沒什麼概念的,上次回來陳遠也沒說,畢竟當時都還在建,沒正式開始。
長孫皇后也有點不淡定:“兩千萬斤,叔叔不是在開玩笑吧,多大的鹽場,能產這麼多的鹽?”
“我知道,這個沒開玩笑,鹽場差不多兩千畝,眼下正是好曬鹽的時候,四天可出七十多萬斤的海鹽。”長樂笑著說道。
永嘉亦笑:“我作證,千真萬確,出廠價都定好了,一文錢八斤,現在整個瓊州島吃鹽可便宜了,兩文錢的鹽夠全家人吃上一整年。”
“一文錢八斤……”
李二越發不淡定:“有這麼便宜麼?”
陳遠笑道:“就是這麼便宜啊,海水弄上來,日曬風吹,鹽就出來了,實在是沒多少技術含量。
不過加上運費買到瓊州島之外的地方,怕是要貴些,而且我有計劃,準備在學宮立項把海鹽進一步提純,做加碘鹽,這樣價格也會上升。
這次要上的奏摺,有一道便是關於這海鹽售價的,主要是為了防止一些奸商肆無忌憚漲價,藉機牟取暴利。
畢竟我都賣那麼便宜,一文錢八斤,一年下來滿打滿算也就賺四千貫左右,再上個稅,就剩兩千多貫,沒理由讓那些商人佔便宜。”
李二:“……”
長孫皇后:“……”
的確是太少了些。
一年兩千萬斤的鹽,利潤才四千貫左右,還要上稅,這搞得他們都有些不落忍。
這時陳遠又道:“還有一道奏摺,關於物價司的,這一塊主要是希望能成立一個國家層面的物價規範管理機構,打擊投機倒把,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這個倒是好理解,也合李二胃口。
因為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是討厭投機倒把的,士農工商農雖然不代表農民,商卻是實打實的墊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