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完一系列問題,剩下就是施工了。
這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別說鹽田,光鹽池就不是一天兩天能好。
趁著這個空檔,陳遠又調集人力,造水車, 以便屆時更好的往鹽池輸送海水。
而接下來的時間,公司法,物價司,乃至稅改配套的商稅法,商稅司,也都相繼出爐。
效果還可以。
因為這會根本就沒有什麼執行物件,反對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等搞定這些,滿載農具兵甲的漁船也終於返回。
還有人,一部分是長安國子監過來支援州學建設的學子, 一部分是工部委派過來協助修建船廠的工匠。
這下就更熱鬧了。
帶來的農具,直接透過縣衙送到各自分管的村裡,由村裡統一管理使用。
兵器鎧甲則直接配給近期因為黎寨青壯加入而滿員的瓊州營,開始正式操練。
州學也搞起來了。
來自國子監的監生兩兩結伴,直接前往各村駐點,教讀書識字,教基礎的數學知識。
相比之下,州學館要複雜一些,不但有孔穎達這樣的大家坐鎮,同時還開了數學班,教一些相對高深的數學知識,並進行財會稅務方面的培訓。
也因此,毫不客氣的說,才僅有幾棟木房子的瓊州書院, 是大唐第一所財經專業類院校。
最後就是船廠了。
這是戰略級的規劃,其重要性遠非單一的專案可比。
所以陳遠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與支援,不但親自跟著選址, 把其它州府支援過來的人直接劃撥了一千人過來,還把挖掘機也開過來了,又專門搞了幾部油鋸。
除此以外,戰船圖紙,絞盤加滑輪組做的龍門吊,等等,沒少給,也沒少費心思。
便在這樣的日子裡,回長安的日子又到了。
這讓房玄齡等人十分安心,因為並沒有記仇不讓他們上飛機。
而驪山這邊,李二已經算著日子帶著長孫皇后提前過來等候了。
直升機降落,停穩,他第一時間便攜長孫皇后迎了上來,隨後李承乾三兄弟上前見禮。
完事也沒急著回別墅,而是在村裡四下走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