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覆橫跳> 第394章 工業雛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4章 工業雛形 (2 / 3)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道理,這奏摺中所言的商稅之策,若是李二沒看到還好,看到了,實施便成為了必然。

因為作為一個皇帝,尤其還是有理想的皇帝,看到這樣的策略,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關鍵現在他還有能力去推動實施。

因為時代不同了。

儘管時間不過短短半年,也眼下的局勢跟半年前已經有了根本性的區別。

眼下作為皇帝,李二掌握著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強大軍力,不論在軍中還是民間,都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威望。

便是當初為了治理國家不得不與之妥協的各地士族門閥,而今在他眼裡也不過爾爾,根本不敢造次。

這樣也就沒法抵制。

非要抵制,搞不好還會被那幫在野的背後捅刀子。

當然了,事情也沒那麼糟糕。

一來這商稅之策於國確實有利,若實施開來,固然會有些許損失,但是會收穫名聲,也更容易達成青史留名的宏偉目標。

二來這商稅之策並不是單純的索取,割肉放血,還有開源的財路。

對於長孫無忌的說法,李二也沒否認,聞言大笑道:“話雖如此,輔機亦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因為這個時代屬於我們所有人,能遇上這樣的時代,能親眼參與見證這樣的時代,是吾等三生之幸。

況且這摺子裡不也寫了麼,可將磚窯,水泥,諸事皆放與民間,長遠來看,造紙,書局,等也可盡數放與民間,這一進一出,似乎也不虧吧?”

進,指的是行業增加了,可以做的生意種類變多了。

出,則是指上稅。

關鍵在於,這些新增的,被稱之為工業的生意,需要足夠多的財力足夠強的實力來支撐,一般人根本都做不了。

這也就意味著看似要上稅損失不小,實際上可能並沒有特別大的損失。

當然,如果可以不上稅還做這些生意就更好了,反正以前做生意從來不交稅。

這時奏摺傳閱,基本上也都知道什麼情況了。

如房玄齡這等出身相對簡單,本身沒太大利益追求跟外界也沒什麼利益糾葛的就不用說了,自然是盛讚不已。

畢竟維持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都是要錢的。

國庫沒錢,他們這些當官的也很為難,根本展不開手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