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種做法跟我半毛錢關係沒有,我的家鄉,小到公司,大到國家,都這麼幹。”
“那陳大哥你就詳細說說唄,我想聽呢!”長樂笑著說道。
永嘉亦托腮傻笑:“我也想。”
陳遠瞥了兩人一眼,搖頭:“這個事情也沒什麼好說的啊!
其實專案預算,本身就是為了評估風險,明確責任,保證專案按計劃順利實施。
承包,則是為了方便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專案實施效率。
國家層面上也差不多。
這種事上升到國家層面,叫做財政預算,事實上在我的國家,每一年年初,就會做出接下來一年的財政預算。
這個預算不是憑空拍腦門想的,而是結合了當下的情況,經過了周密的計算,思考。
然後這些錢,教育用多少,醫療用多少,科研用多少,公公基礎設施建設用多少,等等,這樣分配下去,再然後,各領域內從中央到地方,一層一層細分。
差不多就是一場數字遊戲吧,具體的實施方案,國家是不管的。
國家要的是結果,具體的統籌實施,各部門負責,然後會有大量民間力量參與。
當然,這是支出,真正的財政預算,其實還包括財政收入,簡而言之,不光出去的要清楚,進來的,也一樣要清楚。”
聽起來都很簡單。
有進有出,收支平衡,也不是一個多麼新鮮的概念。
甚至管理方式上,眼下的三省六部制,跟現代社會也比較接近。
可真正的財政預算制度,眼下還沒有。
眼下,就是有多少花多少,多有多花,少有少花,沒有,就勒緊褲腰帶,想辦法儘量別花。
誠然,也會有一些特別的專案,會給出預算,但大多是籠統的,沒人知道到底夠不夠,也沒人知道能做成什麼樣。
換句話說,沒有的不僅僅是財政預算,還有具體的專案實施方案。
而在現代社會,別說國家,便是公司,這些都是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