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勾了勾手指:“過來,爺抱抱。”
永嘉翻了個白眼,卻還是乖乖走了過來,坐在陳遠腿上,跟著便問道:“那怎麼辦,今兒還能回得去麼?”
“回是回得去啊,修路嘛,又沒規定從哪邊開始修。”陳遠抱著女孩兒,只覺得這小妮子腰肢真細,還有一股香味往鼻孔裡鑽,很是舒服。
永嘉環著陳遠的脖子,一想也對,修路嘛,誰說一定要從長安這邊開始修了?
我就要從驪山那頭開始,我就要從中間開始,不行麼?
便欣然道:“那咱們現在回?”
陳遠點頭:“回吧,這事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好的,回去我再仔細想想。”
“嗯,那我去準備。”
就這麼說著,很快永嘉便下去了,而後隊伍啟程,返回驪山。
陳遠也不急,回來的第一時間,便回現代社會,預定了飛往西歐的航班。
時間是三天後,搞定,隨便找了個理由派人往長安傳訊,接著,便開始琢磨修路的事情。
這事也不難。
說白了,朝廷不派人,不等於就一定要自己組織人手幹。
他還可以承包。
村裡修了路,效率,用料,人力畜力,他都清楚。
村裡這麼多人,每個人每天多少錢,能過成什麼樣,他心裡也有數。
這樣一來,預算就很好做了。
材料也好解決。
儘管這會因為到處都在動工,水泥根本無處買,可技術是現成的,官方也鼓勵有條件的建造作坊生產水泥銷售。
所以,無非就是選址,建窯,購買石炭石灰順便找眼下專門燒製耐火磚的官窯買點耐火磚。
都很容易。
也因此,很快村裡派出的工匠隊伍便出發了,按照計劃,總計七十多里的道路,沿線設三處水泥生產基地,招工進行水泥生產。
同時,承包書也送抵沿途各鄉。
很簡單,一句話,多少人多長時間至少能修多少路,我都算得清清楚楚。
咱也不來虛的,你就說你們一個鄉能修多少,報個數,我按規矩給錢,你們要真能一天干完了,那是你們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