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張士誠主動公佈了興化知縣曾守仁的死訊,並把曾守仁的自罪書張貼在縣衙前的佈告欄中,同時公佈要給曾守仁風光大葬,允許百姓前來祭奠,並派人到杭州老家,看看老家人對此持有的態度。
一時間,興化縣城百姓前來給曾守仁上香祭拜的人絡繹不絕,張士誠安排人日夜守靈,原先對曾守仁死訊還持有懷疑態度的聲音也逐漸消除了,更多的是對曾守仁的自殺表示惋惜,紛紛認為為這樣的朝廷殉節不值得。
停靈三日後,從杭州回來的人報告說曾守仁的杭州老家不允許其回到祖墳安葬,至於如何處置,全憑興化人自己主張即可。
鍾離聞聽此訊,內心即傷感又無奈,這時候也不用暫放到寺廟了,張士誠的意思是就地尋一塊風水寶地安葬,並對此徵求了興化城一些老人的意見,大家紛紛表示既然曾守仁老家不接納他,那就讓興化人來祭奠。
發葬之日,張士誠親自來到興化縣衙,率領隊官以上的將領為曾守仁發葬。
興化百姓也自發的聚集在縣衙門前的廣場之上,希望一起來為挽救了興化百姓的知縣送行。
張士誠頭扎白布,一身戎裝站在縣衙門前,對著黑壓壓的人群高聲說道:“興化的父老鄉親,我叫張士誠,就是曾知縣自罪書中提到的張賊士誠,說的就是我;今天是曾知縣下葬的日子,本來這樣的日子我不該再打擾曾知縣,但我有些話不得不說,在此還望曾知縣在天有靈原諒我張士誠的衝撞之罪,也請興化的百姓容我張士誠說幾句。”
說完,張士誠對著曾守仁的靈柩深深鞠了一躬,又對著興化百姓躬身施了一禮。
張士誠站直身體,對著廣場上的百姓高聲說道:“曾大人離去,我張士誠感到莫名悲痛。我不為自己辯白,說到底曾知縣的離去和我張士誠來到興化有關。但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兩句,興化的百姓們都是懂事理的,我說完後大家判斷一下我張士誠說的是否在理。”
張士誠掃視了一下黑壓壓的人群,人群中鴉雀無聲,不知道是敬畏張士誠,還是被張士誠的開場白所吸引,都安靜的聽張士誠下面的講話。
張士誠見到安靜的場面,心中頗為滿意,左手插在腰上,高聲說道:“鄉親們,我張士誠和大家一樣,也是普通的百姓一個,原先在泰興馬駒鹽場做鹽民,我張家三代都是鹽民,但到我張士誠這輩,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也只是幾間茅房而已;幾間茅房也就罷了,能活下去也沒什麼,但朝廷自從徐州被李、趙、彭佔據以後截斷了漕運,一來我們馬駒鹽場負責的就是江南食鹽供給大都,徐州被佔以後,為了彌補大都的需求,我們只能繞道河南,但大家都知道,河南被劉福通佔據,為了把漕鹽北運,我們不但要賠上人命,還要負擔每人二十的鹽引;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現在實行的是每引三百斤的要求,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完成六千斤的鹽引任務之後才有飯吃。天地良心啊,我們就是日夜不停的幹也完成不了朝廷的任務啊,怎麼辦,我們也要活啊;所以我和我的兄弟們商議了一下,怎麼都是死,不如造反拼一下,看看能否拼出一條活路來。可能有人會說,造反是誅滅九族的罪過,哈哈,鄉親們,不用說誅九族,就是誅十族也沒關係,我張家宗族就剩下我們三個了,我張士誠還怕個鳥。”
說著,張士誠的眼淚順著臉頰不停的往下流淌,廣場上的興化百姓看的真切,一個個屏住呼吸,認真聽張士誠的講話。
張士誠用手背抹了一把眼睛,繼續說道:“徐州被脫脫丞相收復以後,漕運終於暢通了,對我們來說再也不同擔心轉道河南被劉福通的人馬打劫了,但萬萬沒想到,新來的江南鹽運使大人命邱義管理馬駒鹽場,此賊為了討好鹽運使,在原來二十引的基礎上還要給我們增加五引,哎呀,我一個兄弟就是跟他說了一下我們的難處,就被他活活給打死了;留下三歲嗷嗷待哺的幼子無人照管,天見可憐啊,大家說說我們該怎麼辦?也有人勸說讓我們直接去找鹽運使大人說清楚,我們去了,我們連鹽運使大人的面都沒見到就被趕回來了;而邱義聽說我們去找鹽運使大人訴說,更是糾集了三百多人,把我們這些鹽民按在地上用雞蛋粗的棗木棍輪番敲打,有的兄弟活活被打死,還有的被敲斷了腿腳。我想問的是,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越是一個腦袋兩個手,就這麼多力氣,不是我們不賣力啊,是真的無法完成。大家說說,我們除了造反還能怎麼辦。我張士誠不服!”
張士誠的話惹得周圍警戒的兵士也一個個淚流滿面,張士誠說的沒有誇張,也沒有說假話,只是把兄弟們的遭遇實話實說出來而已。
或許這些距離興化的百姓有些遠,但人群中很多人低下了頭,對張士誠他們造反的人心中表現出了同情之心。
張士誠見此,心中也暗暗鬆了一口氣,說到底是興化百姓和自己產生了共情,剩下來就是再不濟,也不會產生什麼大問題了。
張士誠長吐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就這樣,我和十八個兄弟前幾個月在馬駒鹽場殺了邱義,給死了和傷了的兄弟們報了仇,我也知道,這事也無法善了了,就這樣決定舉旗造反了,不為別的,就為爭一口氣,搏一個能掙扎著活下去的機會,為咱們普通的窮苦百姓搏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張士誠的話雖然沒有什麼大道理,最後這幾句話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廣場上的百姓紛紛表示好樣的,甚至有些熱血漢子揮手說著要參加義軍的。
鍾離站在張士誠旁邊看著下面的百姓,心中說道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是張士誠的人,在瞅準機會響應張士誠的話。
不管怎麼說,曾守仁自殺給張士誠造成的麻煩不復存在了,張士誠告訴興化百姓,曾守仁的老家人不允許他回到老家葬入祖墳。